凱文·凱利今年6月又被邀請到TED做演講了,這次他講的題目是“How AI can bring on a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人工智能怎樣能夠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
他講了3個方面:
1. ?
我們的智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智能。
我們傾向于從單維角度出發理解,好像一個音符聲音越來越大,最早用IQ來衡量智商。
從大耗子和小老鼠的簡單低智商開始,然后是大猩猩,然后有可能是一些愚蠢的人,有可能像我一樣的普通人,然后是天才。
這個IQ的數值變的越來越大。這完全不對。那不是智能,不是人類的智商。如果把人類在不同領域的認知比作樂器,那么這些樂器能夠演奏出不同的音符,而組成交響樂。
我們腦子里有太多智能。 我們會演繹推理,我們有情商,我們還有空間感; 如果歸類總結的話,我們可能有100種不同類型的智力,在不同的人的身上體現出不一樣的強度組合。
當然,如果我們研究動物,他們屬于另外一個籃子——另外不同智能的交響樂,有的時候他們的樂器跟我們的樂器比較相似。
他們也能用同樣的方式思考,但是他們有可能組合得跟我們不一樣,在某些音調上可能比人類高。比如說松鼠的長期記憶力是驚人的,它們可以長時間記住把堅果埋到了什么地方。但是,可能在其他的方面不如人類,音調比較低。
當我們制造機器的時候,我們用同樣的設計思維,讓它在某些方面比人類強,而在其他方面遠遠趕不上我們,因為我們只設計我們需要的,讓這些設計具有很多人類認知的功能,讓它做非常非常具體的工作。
所以計算器比我們算數好;GPS比我們的方向意識好;谷歌微軟的搜索引擎比人類的長期記憶還好;我們把這些機器的智能類型結合起來,設計出一個新的,比如說,車。這樣車就可以自己開了,無人駕駛,不會像人類一樣分心,不用擔心爐子有沒有關火,或者重大的財物決定,只管開車就好。
只開車?我們有可能將來會做廣告寫成“無意識”。他們沒有意識,他們不關心其他事情,不會分心。
所以,從總體上來說,我們在嘗試能夠研造多少我們不同種類的思維。
而實際上,可能在商務和科學上有很多人類的思維根本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可能需要走兩步,研究出新思維,讓他們跟人類一起解決那些大問題,比如說暗能量或量子重力。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制造外星人智能。從某種角度上說是具有智能的外星人。他們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因為新思維會成為創造財富和新經濟的動力。
2.
我們將用AI實現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因為人類發現了人造力量。 在那之前,農業革命,一切都要人類的肌肉和動物力量去制造。
工業革命帶來的偉大創新是,我們利用了蒸汽、石油的能量制造了人工力量,去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情。今天當你上高速公路的時候,一個開關就是250馬力。用這種馬力我們也可以造高樓大廈,建城市,修路,制造椅子或者冰箱,遠遠超過我們的力量。這種人造能量也通過電網傳到了家家戶戶、工廠、農莊。每個人都可以購買,裝個插頭就好。
這也是一種創新,因為農民可以用手泵,他們現在可以加上人造力量,變成了電泵,提高了千倍萬倍的力量,帶來了工業革命,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我們現在享受的所有這些進步都源自這場革命。
人工智能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現在我們可以把那個電泵變成智能電泵,比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泵強100萬倍。現在在高速上開車,是250馬力,以后可以是250腦力。自動駕駛,好像是一個新商品,新用途。AI通過云實現,好像電通過電網實現一樣。
好像Jeff說的,未來1萬個創業將是非常非常簡單,就是把一樣東西X加點兒AI。好像實現公式一樣,我們現在要做第二次工業革命。
3.
用機器人實現AI。
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幫助我們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
一個工作變成了一堆任務,我們的工作都被重新定義了,因為機器要去完成那些任務。但是他們也將策劃整個新的類別,我們以前不知道我們想做的一個新的“一堆任務”。 他們將實際上產生新種類的工作,我們想要做的新種類的任務,就像自動化產生了一大堆新的東西,我們以前不知道我們需要,現在我們不能生活沒有他們。
因此,他們將創造更多工作,比他們取代的還要多,但重要的是,我們要給他們的很多任務是可以在效率或生產力方面定義的任務。 如果你可以細化一個任務,不管是手動還是概念,可以讓機器人達到指定的效率或生產力。
生產力是機器人后,我們人類真正擅長的基本上就是浪費時間。
我們真的善于低效的事情。 “科學”本質上是低效的。 它運行的事實是一個失敗接著另一個失敗。 事實是你做測試和實驗解決不了問題,否則你不需要學習。
“創新”就定義本身是低效的,因為你制作原型,因為你嘗試失敗的東西,不成功。 “探索”本質上是低效率的。 “藝術”也不高效。 “人際關系”也不高效。
而這些不高效的,都是我們要去做的東西。 效率是為機器人準備的。 我們還要學習,我們將與這些AI合作,因為他們的想法與我們不同。
當深藍打敗世界上最好的國際象棋冠軍,人們認為這是國際象棋的終結。 但實際上,事實證明,今天,世界上最好的國際象棋冠軍不是一個AI。 它不是一個人。 它是一個人類和一個AI的團隊。 最好的醫學診斷師不是醫生,它不是一個AI,而是一個AI的團隊。 我們將與這些AI一起工作,我認為將來你的工資取決于你能跟這些機器人合作得多好。 所以第三件事,是他們是不同的,他們是實用的,他們將是我們合作的東西,而不是反對的東西。
凱文·凱利認為,20年后,每一個人都在用的AI產品并沒有被研究出來。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機會,有機會成為AI專家。
“本譯文僅供個人研習、欣賞語言之用,謝絕任何轉載及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本譯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擔。本人同意簡書平臺在接獲有關著作權人的通知后,刪除文章。”
我是琢愛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