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拋

看到蔣捷《一剪梅》這首詞里的這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內心似乎特有觸動,詞不是第一次看到,可現在讀來,卻似乎別有一番味道。什么味道呢?人總是有些遲鈍的,或者說前人的感慨形諸文字,后人讀來或是老淚縱橫,或者輕輕飄過,差別在于閱歷。想當年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年輕的時候記住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現在才明白,關鍵在“天涼好個秋”,短短五個字,所有的滄桑和感慨,失意和落魄,言不盡而盡在其中矣。所有的痛苦,能喋喋不休說出來的還不是最大的難關,可人生總有些是堵在胸口無法宣泄的東西,沒有閱歷,又豈能識得這五字的妙處啊!這十幾個字亦是如此,當日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間如流水一樣永不停止,意味似乎沉重了許多,而蔣捷的這輕飄飄的一句詞,感慨的仍然是時光易逝,卻形象了許多,也讓人情不自禁去思索,去回味,而回味當中,如果說有惆悵,卻也是淡淡的,淡得不留痕跡。

近來不時會涌起這樣的思慮,感覺自己真的有些老了,不光是身體上的疲累,還有內心的變化。該怎么說呢,就是自己覺得很多東西都淡了,誰說給你個什么榮譽,哦,知道了,如果有人要給別人吧,我無所謂。聽在別人耳朵里,以為是得了便宜賣乖,或者假意謙虛,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做事不光是為了這個,或者說這個不能作為自己工作好壞的評判,或者說為了這些而去忙碌貶低了自己做事的價值,現在只愿順其自然,順應自己的心,該怎么做,能做到什么份上,由我自己掌控,盡力而為就是了。還比如說孩子,以前總覺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不能輸給別人,孩子應該怎樣怎樣成長,應該懂得什么什么,可是現在我不這么想了,誰說孩子就一定要怎樣優秀,沒有得到三好學生我淡定,沒有得到老師的青睞我淡定,比賽成績不是很好我淡定,這些都沒有一定,讓他自由地成長吧,或許做好了我們自己,孩子也會比著我們成長的。這一生很長,眼光放長遠些的話,一些小細節其實何必那么在意呢!比如我辛辛苦苦教出一屆學生,傾心培養的人,可是畢業后看見我確是形同陌路,一點頭,甚至腳步都不會慢下,擱以前,我肯定會傷心半天,但現在我卻很淡定,這很自然,也許他有事,也許他本身對我的付出不感冒,也許他不喜歡我,等等理由都能成立,誰規定付出就一定要有相當的回報,下次對待自己的學生我還是會一樣,這是我該做的,首先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有時候我也很驚訝自己的這些變化,我是怎么了,擱以前,我肯定不會這么輕描淡寫。我也偷偷地想過難道這就是傳說當中的成熟,年紀越大,越明白生命一步步行進過程中要遇到的東西很多,自己是這樣過來的,就該學著這樣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凡事多些寬容,少些指責,多些盡力,少些悔意,多些長遠,少些短視,這就是成長?可是不管如何,我內心在不斷地變得平和,這就是光陰的饋贈嗎?

生命中最寶貴的青春逝去了,所謂“流光容易把人拋”,只是這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收獲的過程,生命給人的饋贈總是豐厚的,就看你懂不懂得去把握而已。永遠走好眼前的路,只是為了回首的時候,不為逝去的光陰而心生悔意,只是為了昂首向前時,沒有負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