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回到辦公室里看你坐在沙發上一言不發我知道你又不高興了,而且一定是因為我生氣。這樣的事情我遇到多次了,我也懶得和你爭論,因為我知道你固有思維的禁區你很難跳出,你也接受不了別人的意見,而且你一旦否定一個人會一直否定下去的,無論別人如何的努力和工作。
你信不信,我問你幾個問題,你就會沉默。
“為什么你倒行逆駛的生活方式讓你的健康越來越糟?
為什么你下班不回家而在辦公司里加班到凌晨,卻依然使公司迷茫彷徨沒有出路?”
你看似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同行的人你都認識甚至別人的發家史你都能如數家珍的說出來,可你就是不能復制別人的成功?
你能把重復過百次的話再重復的說上一千次,什么樣話題都你能侃侃而談,但現實中只是小螻蟻一枚。
與此同時,身邊卻總有那么一些人,做著理想的工作,過著美好的生活,堪稱人生贏家。
你好像生命都知道,卻什么都沒有做好。
《鬼谷子》、《實用的職場說話的技巧》、《哈佛工商管理》……
在大家排斥雞湯的年代,越來越多這樣的文章風靡網絡。每一篇文章的標題都很誘人,內容也很精彩,你說你晚上在辦公司了看了,但看完的你,似乎還是沒有多大改變,依然是那個張口就是大話和廢話的樣子。
說鍛造和鑄造、包括焊接的常識,你如數家珍,可一到實際現場你卻不敢發言;
說到機床大修,你說你知道有個女工只會刮機床導軌面,你卻不知道這個技術早淘汰多少年了;
在辦公司里說到國際大公司的品牌效應,你高談闊論,天下沒有你不知道的品牌包括這些公司的人事更迭或者其領導人的逸聞趣事的細節;
改變目前公司的現狀,你一語中地,可員工卻連續兩個月都沒有工資收入。
成功的人總在主動探索,我們只在被動裝逼。
3年之前,旁邊一個公司和我們一樣,其實在很多領域還不如我們,但那時候我們雖是對手也是朋友,我們幻想最多的無非就是一件事:花最少的精力,獲得最大的回報,因為我們的背景是在太相似了。
2年前,我們公司中標了,讓旁邊的公司很少羨慕,其實我們就是中標也沒有多少利潤,這一點你也知道。同行都夸你:哇,你好有能力,以后跟你操!
1年前,公司進行非標設計居然把一臺要報廢的電瓶車改造成功。雖然設計通過了,其實是借助設計軟件完成的,大家都夸你:你太有才了,以后貴公司可以做非標設計了!
上半年,減速器改造方案被采用了,其實是參考別人設計的經驗,大家都夸你:牛,貴公司前途不可限量??!
只花50%的精力做了一件事,卻得到了80%的回報,你將這樣的小事情引以為傲。以為自己公司內部都是人才薈萃。在內心嘲笑那些花120%的精力做一件事,卻只得到80%的回報的人。
可時間久了,才發現那些每做一件事都花120%的精力的人,都變成了各個領域的牛人,有拿得出手的研制成果,有令人羨慕的薪水,有大家公認的能力。
而你,就卻成為別人嘴里什么都懂,但實際上卻一事無成的人。
裝逼演得倒是挺好,能騙過別人,可內心的空白能騙過自己么?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得真知,你以為你懂了,只有實踐才知道,你是真的懂還是假的懂。
停止再盲目聽從外面世界的聲音,靜下來,找找自己內心的定義和想法。現在和我們合作的那家公司原來還不如我們,在你眼里就是農民一個,我在和那個公司人接觸過程中發現那個人雖然來自農村,但踏實肯鉆,憑著厚道和誠信硬是在這片領域里走出自己的風景,目前別人的設備數量每年在增長,利潤是我們的好幾十倍。而我們還在原地踏步,我不止一次告誡你,公司該購買一些高精設備了,你是置若罔聞,自顧埋頭玩你的手機。
做為一家公司,每天有報價材料和詢價書,有的時候真的很忙,你自顧自的看你的手機或者接打電話,然后就是在辦公室里無休止的停留,你說你在思考,你不覺得這個說法沒有說服力嗎?
如果你已經忙碌到沒有思考的時間了,那么是時候放空自己,從日常繁雜中抽離出來,花時間來甄別取舍,思考反省忙碌的意義是什么?適時抽身,才能看清局勢。
生命的廣度和深度同樣重要。但是,深度比廣度更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