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是一種民間傳統工藝品,始于元末明初。
在中國,有“四大名陶”之一的美稱,來幾張圖,感受下。
碗窯村,位于建水縣以西的城郊。從古城出發,騎單車大約需要20分鐘。
據說,現在這里已經聚集了大大小小的紫陶作坊,近千家。
走進作坊,可現場觀摩紫陶的制作過程。
拉坯↓,最基礎,也是最見功底的工藝。
“陰刻陽填” ↓,建水紫陶的代表工藝。
“ 燒制 ↓ ” ,有窯燒、柴燒之分。
正在準備進窯燒制的,是云南美食“汽鍋雞”所采用的汽鍋。
在碗窯村,這樣的鍋,可直接在作坊購買,價格在100-120/個。
現在的紫陶作品,多以茶具為主,也有陶罐、汽鍋等其他形式的生活工藝品。
在碗窯村,我遇到了一位手工藝人,我稱呼他為孔大哥,他在碗窯村所開的紫陶工作坊叫“世外陶緣”。
除了“汽鍋雞”的鍋,文中所展示的紫陶成品,全都出自于他的制作與經營。
孔大哥之前從事過十幾年的服裝及餐飲生意。
一定的財富積累后,他開始尋找自己熱愛的事業。
他說,他與紫陶,一見如故。
那種久別重逢般的欣喜感,促使他舉家遷來建水。
從拉坯做學徒開始,通過幾年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現在自營工作坊的狀態。
他在經營的同時,仍會預留一定的時間,來堅持拉坯、雕刻等最基礎工藝的制作。
他說手藝不能丟,這是他對紫陶的熱愛。
所謂“匠人之心,寄乎於手”,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他的作品中,常會出現一種類似于針線縫制般的邊緣工藝技藝。
據說,這靈感來源于他之前的服裝生意,也因此制作起來水到渠成。
他想通過這個處理來營造一種皮革的質感,他將其稱之為“仿皮革紋系列”。
果然,很特別,這也是最初,會吸引我走近他工作坊的原因之一。
看來,還是那個道理,當你遇見真正熱愛的事業時,之前所有的經歷,都將變為能夠成就你的寶貴財富。
可能是淡季,也可能是投緣,聽聊了大約兩個多小時,孔大哥和我分享了很多他的堅持與故事。
離開時,他送了一只自己親手制作的小茶杯給我。
后來,我就帶著這只小茶杯 ↓,各處去喝茶。
紫陶工藝品,有窯燒、柴燒之分,無論市場價值還是收藏價值,柴燒都要比窯燒高出很多倍。
目前,孔大哥的作品還都處于窯燒狀態,祝愿他能早日產出自己的柴燒作品,并在紫陶工藝界占有一席之地。
———— ?^^ 未完待續 ^^
2016的一段單人旅行,116天的遇見,我想在這里,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