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貝玦
現在的書作寫詩詞解析的不少,寫詩人詞人的也不少,但總歸算起來,詩詞解析的還是要比寫詩人詞人的多。
至少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李清照,蘇軾,歐陽修這些人,背誦了不少課本里朗朗上口的詞句,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嘛,充其量應付語文考試還是可以的,但是回歸到生活的作用,或者結合到詞人的生平事跡來,卻鮮有人能做到聊話家常的程度,這可能也和教科書的刻板嚴謹,難以真正調動學生的興趣有關,再長大一點,到了以為不用考試,可以拋開書本的年紀,很多人也就更不會再愿意去尋這些古人舊語,陳跡舊事來閱讀了。
實際上刻板的并不是詩詞,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也正如你正在經歷的一樣豐富有趣,甚至于現代社會的大多數人僅僅只擁有的是手心中的方寸屏幕,卻不知道古往今來遠比微博抖音要來得精彩的還有更多!書是有趣的,無趣的是人,無趣的是在讀的人的思想。
如果說課本上偏向于文學歷史太過嚴肅刻板,我們可以換一種讀法,古人世界里有悵惘,也有娛樂,有琴棋書畫詩酒花,也有油鹽醬醋飯菜茶,詞人的世界也是一樣活色生香地真實,他們的日常對話也不僅是滿嘴“之乎者也”,舊話新說——這種對詞人生平以現代人生活的方式和細節代入去理解和解讀的方法,語言生動幽默,活潑有趣,在這方面《宋朝那些詞人》這本書確實解讀出了別出心裁的趣味。
作者楚橋讀唐詩在廣泛閱讀各個詞人生平和詞作的基礎上,以現代生活人人喜聞樂見的生活元素代入其中,去解讀了宋朝的十六位詞人(目前更了十六位詞人)的生平事跡,附帶解析部分詞篇佳作,語言風趣幽默,妙趣橫生。
他寫蘇軾,說他是一個聽從內心,無問西東的人。寫蘇軾的事跡,為歌姬李琪題詩,題了半句后便忘了這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醉得快如爛泥一般,在歌姬快要拜別時才想起這事兒,揮筆寫上“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讓原本自帶吃瓜屬性的事件巧妙化解,不僅歡喜了歌姬,還讓吃瓜群眾連勝叫好。
他寫李清照,寫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愛情故事,說她曾經也是個在大婚后的幸福小女人,他解讀她的詞“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變成了“老公老公我問你,我與花兒誰美麗”;他解讀這個在愛情中嬌憨的小女人的思念“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變成了“真的好想你,我在夜里呼喚黎明”,個中趣味,活色生香地躍于紙上。
他寫范仲淹,到了二十三歲才知道自己并非母親的親生兒子,這位母親,以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范仲淹,讓其逐漸發現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并努力為其拋頭顱灑熱血地去奮斗……
在閱讀當中,不知不覺便記住了宋朝這些大詞人的生平事跡,同時也讓人不禁感慨,果真是“文章憎命達”,這些擁有的超高文學天賦,能寫出良詞佳作的大詞人們,無一不是命途多舛,感覺敏銳,從而才能夠轉而寄情文辭,品山水之美,悟人生之道,也抒壯志難酬。運籌帷幄之中,也更能真切地體味到,即便是相似悵惘的生活也能夠寄托于如此精妙的詞句表達自己的心情,透過作者的生平再去認知這些詞句,理解得也就能更加地深刻和準確得多。
在《宋朝那些詞人》這部連載當中,作者還趣解了包括辛棄疾、王安石、李煜、蘇轍在內的其他13位詞人,目前卻還在連載更新中,一起期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