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的學習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簡單的地方在于,只要學會發音和語法,其他所有知識皆可以自學完成。
難的地方在于,就這個發音和語法,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或者在門外徘徊很久,找不到進門的路。
我在術與道的文章中反復強調基礎,是為了現在花一些時間,未來省下無數的時間。但我這里也要補充的是,不要沉迷于基礎,從不重視基礎到過于重視基礎。
發音很重要,而解決發音問題,就要徹底的解決音標,但如果陷入音標的圈子里,不練到完美極致,不往下進行學習,因為邊際效應的原因,進步也會很慢。
語法也是一樣,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學習語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反復的看語法書,遠不如先大致看懂,然后做語法題,不會再來看印象深刻。
我們學習英語,其實都是希望能夠迅速學成英語,但速成也要講究方法,不是一味的多學多看就有效果,多回顧多分析,及時的調整計劃才是最好的做法。
以正常的英語學習來說,應該是聽說讀寫一起練才是正道。但我們畢竟不是母語人士,所以分項突破共同進步是很好的一個策略。英語的三大基礎,發音,詞匯,語法是完全可以同步進行的,發音是為了幫助詞匯的學習,詞匯是為了武裝語法。這三者聯系非常緊密,所以在我們英語學習的早期,三路齊推進可以很快的奠定基礎,如果一樣一樣學,可能學了后面前面就忘記了。
等到基礎打得差不多了,面對聽說讀寫,就不能太貪心了。聽說和讀寫就一定要分家練了,聽說一組,讀寫一組。處心一處,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在自己需要的位置,是可以做到很快的突破的。
人際交流或工作需要,就全力練習聽說,讀寫順帶著練練。如果有學術提升需求,就多讀多看,閑暇時間練練聽說,保持狀態。
知行合一,不是一句空話。早期很多人認為知大于行,一件事最難的是知曉,想清楚了,想明白了,做是很容易的。慢慢的,行大于知的觀點也廣泛爭論了,做事是最重要的,一味的研究概念,思想,只能造成眼高手低,一事無成。
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只有以知馭行,以行善知才是最好的做法。世界上有很多條路,但走到最后都是一條路。一條路如果不親自走,只在起點張望,永遠取不到真經,走上這條路了,也不要總瞻前顧后,怕自己走了彎路。世間上哪有一條筆直平坦的路,無非是邊走邊修正,慢慢走成了別人眼中的一往無前,一馬平川。
關于英語的道和術,我已經寫完了,道理和方法有很多種,但無外乎決心,恒心,以及一點耐心。
ps:歡迎大家與我交流方法論和道的問題,共同進步。
pps:英語雖然不是我的主業,但我考慮有時間了,錄幾期音頻,更好的與大家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