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營造,百年重現,驚嘆于盛世王朝中技的精心的誠,遺憾于山河動蕩里國的弱民的愚
敦煌莫高窟,一個想去卻始終沒有勇氣去的地方。總想有一天有足夠的歷史積累后再去領略其千年的底蘊,然而沉淀始終不夠,或許相逢不如偶遇,等待不如造訪。既驚嘆于莫高窟的千年底蘊,又感動于敦煌研究院的精心保護。
坐著敦煌號去敦煌嘍
參觀莫高窟分兩部分,先在敦煌數字展示中心觀看兩部宣傳片,一個是普通熒幕簡要介紹千年敦煌的歷史,另一個是球幕影院感受夢幻的佛宮,而后由景區觀光車將游客送至莫高窟景區。旺季正常票可參觀8個洞窟,十一期間,每天還設有應急票,可參觀4個洞窟(包括釋迦涅槃像和九層塔中的釋迦牟尼像),而持正常票的游客可額外參觀這四個洞窟,所以我們總共參觀了12個洞窟,賺到了。
持正常票的游客入窟參觀之前會有專業的導游來認領,不同的導游帶著參觀的8個洞窟會有所不同,但8個洞窟卻都經過精心組合,囊括北魏、隋朝、盛唐、中唐等不同時期的洞窟,讓你領略不同時代佛龕與壁畫的特點。每個洞窟內都設有濕度檢測器,若洞內濕度超標,則需要關閉四五個小時后再對外開放;每個洞窟都安置了門鎖(導游介紹是邵逸夫先生捐建的),距離壁畫四五十公分的位置設置了玻璃墻,導游用手電筒在窟內照射……點點滴滴都彰顯著當今社會對莫高窟的重視與保護。莫高窟不僅是中國佛教千年的積淀,更是中華歷史研究的寶貴財富,一幀幀壁畫是時代的定格與追溯,一尊尊佛像是人們虔誠的心意,而這都是無數無名匠人留給后世的瑰寶。最驚喜的莫過于“東方微笑”,從不同的角度,會看到不同表情的微笑,比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西出陽關,友人陪伴,震撼于鬼斧神工的雅丹地貌與落日余暉
陽關遺址
陽關遺址旁戈壁
雅丹地貌~孔雀
雅丹地貌~獅身人像
雅丹地貌~西海艦隊
從小就誦讀“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卻鮮少知道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近距離參觀了陽關遺址,遠眺了玉門關遺址,而最震撼的卻是西距敦煌160多公里的雅丹地貌。形象逼真的金獅、獅身人面像、孔雀、西海艦隊……目之所及,大自然用他的鬼斧神工雕琢著形態各異的模樣,如今荒蕪戈壁的雅丹地貌引得游客競相參觀,殊不知億萬年前這里是片汪洋大海,億萬年后這里又將是什么呢?大自然面前,人顯得格外渺小,人生格外短暫。
雅丹落日
鳴沙山落日
遠眺的我
在敦煌停留的兩天,觀看了兩次落日。第一晚是在雅丹地質公園,看太陽在廣袤的戈壁灘越變越小漸漸沒入地平線,天空由蔚藍到灑滿余暉再到黑暗頃刻覆蓋,夕陽西下的雅丹,四方游客歸家,大地歸于靜謐,一望無垠的黑暗才是她的本色。第二晚是在鳴沙山頂,看太陽跌落進對面的沙丘,月牙泉一周的燈光齊齊閃亮,將白天未來得及細看的那一彎明月顯地分外鮮明,遠處敦煌城的燈火通明襯得幾公里之外的鳴沙山略感孤寂。
浩瀚星空,群星燦燦,興奮于夜空中飄渺璀璨的銀河
兩個夜晚,看了兩次銀河。第一晚是從雅丹返回敦煌的途中,汽車大概行駛一個小時時司機讓我們下車看的,這是我有限的人生中頭一遭看見銀河,欣喜激動溢于言表,那一刻手中無所不能的手機卻拍不出星光燦燦的絢爛星空和橫亙于夜空中的縹緲璀璨的銀河。第二次是在鳴沙山頂,等太陽徹底落山,在沙山頂上吹了好久的寒風才等到滿天繁星,然而可能城市夜晚的燈光影響,銀河不似前一晚清晰,星星也不似前一晚多,但是若隱若現,依然令人激動,所有的寒冷與等待都值得。遺憾沒有找到我的白羊座,只能找到北斗七星和仙后座。
敦煌之行感觸頗多,敦煌旅游的攻略當然也不能缺少
『穿衣』
十月初的敦煌已似蘭州的初冬(溫度0至16、7度),溫差很大,一件輕薄羽絨服必不可少。凌晨六點半一邁上站臺,冷風襲來,趕緊在風衣外添了羽絨服才略能抵御寒風;而等到日上三竿,衛衣搭風衣即可。
驢肉黃面
羊肉合汁/羊肉粉湯
『飲食』
旅行路上,美食與美景一樣,同樣不可錯過。經客棧老板推薦,兩天的早餐我們都去“夏家合汁”品嘗了羊肉粉湯、羊肉合汁,沒有一絲膻味的羊肉是我越來越鐘情的,白面素餅干吃、泡湯似乎都不錯;在出租車司機的推薦下,我們去 “黨記驢肉黃面”館吃了份驢肉黃面,肉與醬單獨開,且按份不按量賣,七八兩驢肉,從敦煌到嘉峪關再到蘭州,才算吃完。敦煌的驢肉與蘭州金崖的做法不同,說實話我更喜歡家鄉的驢肉。據說敦煌的杏皮水味道很贊,可惜沒顧上,還好在嘉峪關彌補了遺憾,李廣杏熬制的杏皮水的確比蘭州街頭的更正宗。嘉峪關的半天時間,先去往“小黨烤肉”,奈何傲嬌的小黨下午三點才開業迎賓, 打車到“眼鏡烤肉”才終于吃到烤肉,不枉我們波折,香而不辣,鮮而不膻。
杏皮水
嘉峪關烤肉
『住宿』
現階段的旅行,我對住宿的基本要求僅是經濟實惠、交通方便,最后選了一家離沙洲夜市不遠的小客棧,特意預定了天窗房。據說敦煌的星空很美,想伴著星空進入夢鄉,然而看見天窗的一剎那我忍俊不禁,也就是個30cm*30cm的小洞洞吧。
10月6日晚上的沙洲夜市略顯冷清
『行程』
提前在網上預定了敦煌西線的大巴車票,第一天清早下火車,找了地方吃過早餐,八點就在約定的地方上了大巴車,司機(兼導游)繞著小城市接全客人,便開始了一路西行。敦煌古城、西千佛洞、陽關、玉門關、雅丹魔鬼城是經典的西線路線。我們預定的僅是大巴車的票,所以景點門票根據需求,到景點時自行確定是否買票參觀。雅丹看完落日,回城的途中,司機師傅給每個人準備了一個優酸乳和小面包,饑腸轆轆時,覺得面包和優酸乳格外美味。
莫高窟門票每日限額6000張,“十一”期間更是搶手,我們還算幸運,恰好有人退票我們才從微信公眾號撿漏預訂到兩張6號中午12:40場次的票。所以第二天早上的時間略顯空閑,遂先去了敦煌博物館,博物館憑身份證免費參觀,個人覺得時間允許的話去莫高窟之前先去博物館了解一翻很有必要。參觀莫高窟大約四個小時,下午四點多離開莫高窟,先回市區而后輾轉去往鳴沙山時已經五點多了(敦煌市有去莫高窟和鳴沙山的公交車,但莫高窟和鳴沙山間無公交),在游客中心自助存了背包,輕裝上陣。看見沙丘時,陽光只灑落在中上位置,生怕還未到沙丘頂部太陽已落山,都來不及細看山下的風景便鉚足勁兒沿著人工安置的梯子往上爬,有的地方細沙沒住梯子,深一腳淺一腳,爬沙山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還好,太陽足夠耐心,等我們到沙山頂上二十多分鐘才開始揮手告別。鳴沙山的時間略緊張,也省了很多娛樂項目的錢,騎駱駝、滑沙、沙漠越野車甚至滑翔機,玩起來應該很爽,當然價格也很美麗。
紅圍巾并不適合沙漠中所有的打扮
第三天一大早返程,原計劃先到嘉峪關,在嘉峪關待半天后晚上回蘭州,但是被朋友圈胡楊林的美景誘惑了,想改變行程去金塔看胡楊林,然而10月7號的各類車票早就售罄,謀劃半天最終還是放棄,仍舊按原計劃。只是不曾料到,嘉峪關的半天我們竟然只吃了頓烤肉,到城墻景區了卻沒有足夠時間參觀,也許對吃的太過執著吧。
在敦煌,據說很有名也很貴的《絲路花雨》、《又見敦煌》、《敦煌盛典》這次沒有時間觀看,等下次吧,因為我始終相信,留有遺憾才能更加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