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每天最擔心的莫過于自己孩子的平安健康。而當今社會缺失的性教育和性別教育,我們不禁為孩子們的安全捏一把汗。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小就忽視性教育,越早開始才會越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最近又看到一篇報道說“一個十四歲花季少女“看光碟”兩次懷孕”的新聞,雖然這樣的報道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還是感覺怪怪的。
事情是這樣的:
兩年之前,還是12歲的女孩便生下了第一胎,而孩子的爸爸卻是一個74歲的老爺爺。當父母發現女兒懷孕的時候,已經是5個月的身孕,打掉風險過大,盡管是羞恥,還是將孩子生了下來。本身還是孩子的她不知道生下一個孩子意味著什么,也不知道為人母親身上擔負著怎樣的責任,面對記者的采訪,女孩只說有媽媽在呢。
禍害12歲女孩的老漢被判處12年的有期徒刑。女孩是自愿跟老漢發生的關系,父母親對此事感到非常的羞恥。為了讓女孩還有家人逃離悠悠眾口的閑言碎語,也讓女孩接受正當的教育,改頭換面摒棄那些不良的思想,在好心人以及北京兒童救助基金會的幫助下,他們一家人來到了北京,女孩也被安排進了北京的一所中學讀書。
但是,換了新環境的女孩,行為卻沒有好轉,經常曠課夜不歸宿,自己有手機的她在社交網絡上面隨意結交異性,手機被沒收后,亦不能斷絕女孩的行為。基金會的人曾經派人對女孩進行24小時的看護,也沒能管住女孩的行為,她主動的聯系陌生男子,14歲的她再次懷孕生子。
當人們都在追尋年齡如此之小的孩子為何會沉迷于男女之事的時候,女孩終于松口坦白,說自己是受了父母所收藏的“光盤”的影響。小孩子本身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而當她接觸到不合年紀的東西的時候,不知道她的不適宜性,看多了之后從而對女孩的整個身心健康都產生了影響,導致了而今的悲劇。
那些從小缺乏性別教育的孩子,等他們長大了,他們可能意識不到要去保護自己的隱私和邊界。
性教育也是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孩子一旦有了這方面的意識,也就明白了要自我保護,懂得了兩性之間交往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兒童心理學專家蘭海說:“孩子從3歲開始,隱私意識就開始萌芽、建立、進而形成性別意識。自己身上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在什么場合可以裸露,什么場合不可以裸露,哪些人可以碰,哪些人不可以碰,這些規則都是需要父母明確并且反復地告訴孩子的。”
性教育也是對孩子尊重異性的教育
父母要告訴孩子:你的身體很重要,不能被隨便觸碰。同樣別人的身體也很重要,沒有得到對方的同意,不可以跟別人的身體有親密接觸,這是最基本的尊重。要讓孩子明白男女之間交往的界限,分清哪種接觸屬于親密關系的建立,哪種接觸屬于無禮的冒犯。
父母要教會孩子認識自己和保護自己
父母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告訴孩子男孩的生殖器和屁股是男孩的隱私部位,不可以隨便讓別人看和摸;女孩的胸部、生殖器和屁股是女孩的隱私部位,不可以隨便讓別人看和摸,并告訴孩子男生和女生是不同的。只有讓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體才能有效的避免受到傷害。
如果有人試著觸碰你的隱私部位,要堅決拒絕;如果有人想親你、抱你、都不要隨便答應,那是很危險的。要大聲的說“不”,并逃離到人多的地方。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一些關于“性教育”的繪本,例如《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小威向前沖》等等,簡單的言語和畫面,能更好幫助孩子了解生命的真相。
性教育,既是對孩子的陽光教育,也是對孩子的底線教育。越早接受性別教育的孩子,越早學會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