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工作重心放在運營中心后臺的營銷工具上面,營銷工具花了大概兩天時間來做規劃,但是開發時間就已經將近一個多星期。在規劃的時候有很多地方沒有考慮清楚,所以開發的時候不多的改需求,導致開發進度變慢。作為整個電商項目的PM,我要負全部責任。
把這次錯誤記錄下來是為了以免下次再重蹈覆轍。
一、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就開始動手
這個營銷工具是幸運大轉盤。功能包括了:后臺的優惠券、贈品、獲獎者信息、大轉盤的增刪查改、前端效果展示和獲獎信息、還要打通在電商項目,要把獲獎信息同步到個人中心。在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就開始動手,就想做大而全。
二、抄襲,不顧業務邏輯的抄襲
我是幾乎按照「有贊」的幸運大抽獎來規劃這個產品的。但是我沒有考慮周全。比如:
1,我們自己的平臺并沒有做優惠券功能,看到有贊上面有個優惠券功能,就把這個搬運過來,最后發現白做了;
2,贈品如何兌換。我們以前的獎品兌換場景大多是的商戶在線下就完成了。這里就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核銷功能,如果要核銷,又通過什么途徑(特殊的兌換碼還是人工記著)實現;
3,獎品設置之后,能不能用在其他活動。
4,用戶在參加抽獎的過程中,根本沒有注冊功能,怎么能在個人中心展示呢!!
等等還有很多細節,不懂當中的邏輯就全部搬運,當技術在開發時候問到某一個邏輯問題,我就啞巴了。
三、沒有需求文檔,交代不清楚
以前看到網上說的創業團隊不需要需求文檔,當面溝通效率最好。我覺得這話成立的前提是:產品經理的做到高保真原型,和對產品的所有邏輯和使用場景都很清楚。并且能讓開發清楚知道這個產品的目的和邏輯。
但是這次我并沒考慮好,產品原型沒有高保真,沒有需求文檔描述需求。這讓開發和設計不懂意思,在理解一個功能上存在很大問題。設計不知道輸出什么樣的設計元素,技術不知道產品邏輯。僅憑著一個粗糙的原型,就動手開發必然會問題,更重要的是產品經理會給技術留下不好的印象。
四、亂接需求,沒有把握好開發重心
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接到這需求,什么以前早就說了吧啦吧啦,然后大家就開始框框干。
在互聯網這么快速迭代的時代,我們產品基礎功能都沒有完善好的情況下,我沒有把控好技術開發的重心。不應該浪費這么多開發資源在營銷工具上面。
公司目前的商家管理后臺和運營管理后臺功能不完善,體驗很差等等更是迫在眉睫的需要被解決。目前商家的產品的銷量上不去,結款速度沒有優勢。我們很難的跟團購等產品形成優勢。所以再讓商戶的操作成本上來,恐怕商戶會不愿意再來玩了。
五、總結
這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工具,但要放在O2O電商項目里面,就真的是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影響。
整個開發過程,我調整了原型的次數不下十次,需求也不斷的在改。雖然開發已經接近尾聲了,功能也差不多能滿足基礎需求,但是我認為是一次失敗的項目。
我沒有把這個工具的需求描述交代清楚,導致彼此合作效率低下。以后在做原型規劃時,應該先抓著開發來大致碰一下需求,現在業務邏輯上面能不能行的通。這樣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內耗。
盡量考慮用最少的方式去實現功能。不必大而全,先實現基礎功能,跑通了,跑順了,在往里面去添加功能。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