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利差的計算:
(1)對個券(包括已經到期的)進行篩選,對不同券種進行分類(2)采用線性插值法計算個券利差(3)對同券種同行業的個券利差求平均求該行業信用利差指數(4)對行業利差做分析
行業所屬個券的信用利差=個券到期收益率-同期限國債到期收益率,最后平均求得行業的利差指數。
在實踐中每個券的剩余期限存是不同的,例如一個剩余期限為A 年(例如3.5 年)的鋼鐵行業AAA 級中票,但市場上并不存在該期限的中票收益率曲線,但存在B 期限(例如3年)和C 期限(例如4 年)的曲線。這時我們可采用線性插值法近似測算該期限的收益率曲線 ,即
A期限曲線=B期限曲線+(A期限-B期限)*(C期限曲線-B期限曲線)
這么計算的假設基礎是收益率與期限成正比。
2、研究邏輯:
2.1 不同行業利差研究
(1)對個券進行篩選,對不同券種進行分類;采用線性插值法計算個券利差;對同券種同行業的個券利差求平均,求得該行業的信用利差指數;對行業利差做分析,嘆息行業利差走勢及運行規律。
(2)弱周期利差相對平穩,強周期行業利差波動幅度明顯高于弱周期,負面評級和經濟下行對強周期AA級沖擊很大。
(3)行業利差變動主要分四種情況:主動縮窄、主動走擴,被動縮窄和被動走闊。若行業利差變動幅度大于中期利差指數,則更多是由于主動變動引起的,若慢于中票路查指數則更多是由于被動引起的。
利差本質反映不同行業信用資質差異。
(4)AAA級弱周期行業利差較低相對平穩,與穩定的額現金流和償債能力相符。但是商業貿易行業利差波動和消費者信心指數負相關,信心提升利差下降。
(5)行業利差總結:
- 強周期行業利差普遍承壓。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使得應用風險逐漸暴露。債券發行人外部評級逐步去泡沫化。采掘、有色、城投、化工、鋼鐵交通運輸強周期行業利差明顯走闊。
- 利差具有結構性和周期性特征。研究發現建材行業雖然存在強周期行業中,經濟下行導致強周期利差出現系統性的上升,但由于其基本面的逐步好轉利差的上行幅度要小于其他強周期行業,存在周期性和結構性特征?;久嫦蚝茫钏皆谙鄬Ω呶?,未來博弈利差下行空間。
- AAA級休閑服務行業存在短期特征,2、3季度為特征的忘記,利差有望下行。商業貿易為弱周期行業,利差與消費者信心保持負相關關系,利差波動幅度比其他弱周期行業大。
- 利差有主動和被動。鋼鐵行業利差擴大幅度最為明顯,但是收益率和利差水平可能已經反映了疲弱的基本面,利差更多是被動擴大的。
- 行業利差本質沒有改變。利差變動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不會影響行業利差本質,反映不同行業的信用資質差異。行業利差觀察的是行業內整體的信用資質水平。行業經營和財務狀況變化是原因,利差變動是結果。
- 信用分析主要關注的財務指標:
(6)為什么行業利差大部分是正值:
- 理論上如果一個行業的個券行業狀況和公司經營情況穩定,那么該行業個券的利差亦應該趨于穩定。如果一個行業或個券的信用資質普遍比同券種同等級的更高,那么利差有可能出現負值。
- 財務分析:持續加杠桿、有息債務增速下降可能隱藏著信用風險;投資回報率(ROIC衡量)的下降導致現金流狀況面臨壓力;償債指標下降部分行業惡化,以EBITDA對總負債的覆蓋率來看,采掘、鋼鐵、有色等行業持續惡化,建材則有所好轉。
2.2 相對價值挖掘個券機會
(1)強周期行業利差普遍擴大,低等級擴大幅度高于高等級。信用風險由低等級傳導至高等級;低等級利差擴大幅度總體大于高等級。弱周期行業總體利差水平在下降,且無明顯的等級差異。
(2)行業利差投資運用:從相對價值挖掘可能被錯殺和規避風險個券,從行業利差看個券的相對價值;建筑行業基本面向好,行業格局逐步改善,可能存在錯殺個券。
(3)行業利差和個券利差都存在主動和被動變動的可能;基本面分析是基礎,行業利差是標桿。
(4)從相對價值選擇投資標的:
- 個券利差在行業利差之上且資質繼續弱化,則個券利差可能繼續開闊,需要回避。
- 若個券利差在行業利差之上但經營有所好轉,市場流動性緩解,則蓋全可能被錯殺可博弈。
- 若個券利差在行業利差之下,但基本面有弱化跡象,則蓋全的信用風險可能增大,需回避。
- 若個券利差在行業利差之下,但基本面維持平穩,則利差有可能維持平穩。
- 個券利差的變動亦有可能整體流動性的變化而引起變動,可能出現被動的上行或收縮,基本面判斷擇時核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