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個世界肯定有天生的天才。但研究表明,也有一些人是經過后天練習成為天才的。
? ? 《刻意練習》一書提到相關研究證明,有些天才的確是后天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練習,成為某個領域的天才的!這個研究好歹給了我們普通人一絲希望——我們也可以成為天才,只要我們愿意去全力以赴地專注練習。
? ? ? 《你要在最好的年紀活得無可替代》一文里提到臺灣一個弱智小孩,因為一門考試得了10分,全家人都歡天喜地地慶祝——終于不是門門零分了!后來這個小孩兒考個警官學院也考了7次才考上。這個智商70的孩子成長艱難,很不容易。可是他后來逐漸意識到自己并不是一無所長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于是他開始接納自己,全心全意發展自己的長處,最后竟然成為一個潛能開發方面的專家,年紀輕輕出版三部作品。不要忘了,他智商只有70,被定義為弱智兒。
? ? ? 這個真實的故事其實特別勵志,他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通過正確的訓練方法,都能成為一個杰出的人。
? ? ? 再來看下我們身邊的人,那些工作上取得突出成績的人往往并不是多么冰雪聰明機智敏捷的人,而是智力平平但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我的同事,一個年輕高中語文教師,學校教學骨干,區學科教育帶頭人。放在人海之中,并不算卓越之人,但在單位,算是工作業績非常突出且引人注目的人物了。你知道為了走到今天這一步,她每天備課到一兩點,只睡四、五個小時。除了備課、上課、改作業,其他時間都在鉆研教育教學。偶爾熬個夜少睡,任何人都能做到。但常年如此,幾個人能對自己這么狠!然而,她唯有如此狠絕,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時間,就是我們發展的空間。
? ? ? 最近看了廈門市教育局長任勇寫的一本書。按理說,我不太喜歡官場上的人寫的書,然而,看罷他的書,我簡直被這個局長震撼了。他有政府機構繁重的行政任務,有自己的教育研究內容,擔任某學校的一把手,而且還主動要求給一個班讓他去給學生講趣味數學(他是數學老師)。哦,他每天還要看一本書。我們這些人單單做好其中的一項都得全力以赴。然而他如何能將每一項事務完成并且做到完美呢?這個局長向體魄要答案。在繁忙的公務之余他每天鍛煉兩小時,每周打兩次兩次籃球,每周游泳半小時。關鍵是雷打不動地執行。其實,我們都知道要健康我們要運動,要精力充沛我們要運動。是的。我們知道。然而我們之中的很多人僅僅限于知道而不做到。有人做到了,他們在成長之路上越跑越遠,遠到你不可想象。
? ? ? 第一個事例告訴我們,弱智能成才,我們也可以。第二個事例告訴我們,充分利用時間,我們也可以成才。第三個事例告訴我們,精力是自己運動出來的,自己給自己的。
? ? ? 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己智商低,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了。只要夠清醒,對自己夠狠,這些都不是問題。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都讓我們看到了,人生是不可限制的!就怕你還心安理得地說你沒別人聰明,沒有時間,沒有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