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過去不夠美好的自己(二)
(1)
有些人問我是怎么突然醒悟要奮發圖強的。
其實并不是突然,一直以來,我的最遠大夢想就要實現財富自由,解放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像我之前文章里寫過,我們每個人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不想被禁錮著被動上班,不想面對難纏的客戶時還得保持專業,不想只能趁法定日才能蹭著人頭去旅游,不想特別喜歡一件東西時卻因為囊中羞澀而只能裝作無視,更不想追喜歡的妹子時卻被女神的父母嫌棄沒房沒車沒米而硬生生的給拆散了,這些全部都是不愉快不舒服的情緒,我們每個人都一定不想要。
可究竟自己想要什么?
我們也有答案,比如像我開始說的我的最遠大夢想是實現財富自由,解放自己,可是怎么才算財富自由,怎么才能實現,計劃幾年能實現,方案是什么,這些統統沒有答案,沒有想法,我只是盲目的知道那個感覺是最好的,我想要,我就要。可是這個世界真的不是我們想要什么就給什么。如果真有這么簡單,成功學就不再勵志,雞湯文也變成雞屎了。
(2)
所以我開始并不知道我想要的事物是以一整個系統的形式存在的,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只是懷揣著無限大的夢想,跟隨心里的想法走到哪就在哪,以為有這些就夠了,或者隨便做點什么,機會就會青睞我們,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如果過了幾年依舊碌碌無為,就會埋怨世道不公,人心難測,會覺得自己的才華被埋沒,大有憤世嫉俗、“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的清高和孤獨。其實人生和爬山是一樣,沒有前面那么多層難走的臺階,哪能看到美麗的風景。就算有了纜車,最多也只能坐到半山腰。無限風光在險峰,用雙腳丈量最難行的路才是通往山頂絕美景色的唯一通道。
等我想通這點的時候,已經好幾年過去了。
我時常會想,如果在我大學時就有人督促我,告訴我不好好學習就別指望實現自己的夢想了,我會選擇好好努力嗎?會不會少走一些彎路?還是路一定要自己踏踏實實的走過才明白到底該怎么控制自己的方向?
(3)
所以在我有了生活壓力的時候,我明顯的意識到自己這樣不行。
首先,從正常的角度來看,身邊有人買了房,有人買了車,有人結了婚生了寶寶生活安逸舒適,自己卻依然滿世界游蕩,找不到存在感。
其次,在房價剛開始上漲的時候,我想按揭買房時卻被一個好心的阿姨用一句話澆滅了火苗:“女孩子買什么房子?以后男方會準備的。”于是乎,因為這句話的支撐,我心里涌起無數力量,好不容易存的首付款頓時做浮萍散去了。可后來,房價嗖嗖嗖的往上攀升,我幾乎是眼看著自己買不起房,哪怕只是個二、三線小城市。
再次,因為大學沒有機會讀碩士,畢業之后我想報MBA班,一打聽價格,9萬,我暈,比我一年工資還高,不吃不喝也付不起學費。這件事對我刺激還挺大的,沒錢,寸步難行,我真真切切的經歷了。
于是我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來思考我到底是怎么了,為什么人生如此艱難。
(4)
后來看了一本書,書名我不記得了,大概是臺灣的一個美女作家寫的,關于如果20多歲不怎么樣就輸了之類的名字,感覺里面有我的影子,思想開始有點覺悟。在看不清方向和迷茫時候,勵志書籍絕對能夠點燃心中快熄滅的小火苗。
古人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我跑去圖書館,借了大量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書來啃,我自始至終,都知道書永遠都不會虧待自己,如果不知道從哪開始,看書一定沒錯。
三個月時間里我讀了不下50本書,大概略懂了一些基礎的理論和入門知識,想明白了我到底要從哪里開始。于是我用了三天時間給自己制定了一個三年計劃。
總目標:三年后要在工作上面實現質的突破,具體表現為工資至少要翻三倍。可以獨自負責具體投資和并購項目的運轉,在小圈子里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這個目標還是挺靠譜的,大牛們看起來可能會覺得不值一提,但對于一個幾乎從零開始的小家伙,從無到有,從0到1,遇到的阻力比從100到1000更加困難。
年輕時候對生活欠下的努力,后面總是要還的。
好在,我找到了一個相對“捷徑”的方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