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5
早上起床,隔著樓層看路面濕漉漉的,還以為下了雨,出門專門帶了傘。沒想到上午十點左右飄起了雪。
今天臘八,早上經Ann的文章提醒,才重新想起來今天臘八(我前幾天記得的)她說節日不吃點那天該吃的,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我和課題組的另一個女生晚上煮了餃子,吃了菠菜,吃了柚子,當然,也煮了一鍋八寶粥,卻都撐得連象征性的一口都沒有吃。
我覺得身邊有人陪著的時候,對什么節日都不大上心的,吃什么不吃什么都無所謂。一個人過節,總想讓自己把節過得像點樣子。我猜古人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大抵有這個緣由吧!
晚上吃飯的時候還看了《你的名字》,我一臉蒙逼的看完,當然,我劇情是懂了的,小伙伴還說我竟然沒哭。是啊,我看電影的時候沒有在考慮劇情感不感人,而是在想,并且滿腦子都在想“時間是一維性的”,這幾個字貫穿了我整個觀影過程。也讓我明白,原來有時間,當你從根本上不認同電影觀點的時候,很難被打動。所以很多電影評價毀譽參半,大抵是有人接受了電影的價值觀,而有人堅決不認可。
不過也倒觸我思考。時間是一維性的么?我們從小學“日月如梭,不舍晝夜”,學“光陰似箭”,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從小學了好多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所以我們很坦然的接受了時間的一維性。是不是我們從小學的歷史就不夠詳實、不夠深刻,很多時候我們忘了歷史以驚人的相似甚至類似循環的方式在前進。那這時候時間還是一維性的嗎?或許仍是的,因為無論現在和歷史多么的相似,我們都沒辦法回到歷史,也沒辦法超越現在,不是么?
或許現在很多以現有經驗回到過去改寫歷史,很多平行時空的故事,也從另一個方面證實著時間的一維性。因為我們為過去的某些事感到遺憾甚至后悔,所以我們想回到過去,重新來過,想讓結局如我們所愿。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歸往何處,所以以前給自己編纂前世今生、來世相愛的種種傳說,現在給自己編造平行時空。是不是果然如弗洛伊德所說,人們往往在失意的時候沉迷于幻想。
只是我不禁又想起,縱使人們可以回到過去,讓歷史發展如自己所愿,那豈能如所有人所愿?一個人或個別人是否就真的具有改寫歷史的能力?反正堅信唯物史觀的我,是不信的。歷史總有它自身發展的趨勢,縱使個人有通天本領回到過去,又如何能讓別人所思所愿皆如你意?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壞人有穿梭時空的能力,他也符合他的人設想毀滅某些人或某些物,我們是否又會堅信他一定能達到他的目的。也是,大多電影中有神秘之術的人大多是善良、無私之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大抵人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只是我還是忍不住吐槽,就算如此,這種行為不還是個人英雄主義嗎?
回首前面兩段,不禁又想去,符合歷史潮流的多是民心所向,可是啊,有時候真理就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所以這種問題,辯來辯去倒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
只是,就算我們都只是歷史潮流中的小浪花,就算無論我們做什么都改變不了歷史的發展趨勢,但我們當真能不在自己的小水坑里撲騰嗎?
是不是很多哲學家腦洞大開提出經典觀點的時候,他們處在逆境,所以拿諸如“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歷史是唯物的”等觀點。此處并不是否認什么哲學觀點,相反我覺得馬克思的哲學觀真的與我本人三觀很貼合,所以接受起來很容易。只是閑談瞎猜一下他提出這些觀點的時候的處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