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消化道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由于它的早期癥狀不明顯,而且跟胃病極為相似,所以很多患者發現時大多已到晚期,給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中醫治療是我國的一大醫學特色,對于各種疑難雜癥的治療效果顯著,很多西醫難以根治的病,使用中醫卻能夠治好。但是胃癌不同于普通的疾病,胃癌的惡性程度很高,對人體的傷害很大,那么中醫治療胃癌靠譜么?
目前,胃癌的治療多是使用手術、放療、化療的三板斧,雖然其效果也并不理想,并且對患者的傷害很大,但還是有不少的胃癌患者盲目的相信西醫,否定中醫,除非是西醫治不好了才會想到用中醫調理,也并不會抱著治好的心理,而有的患者則從頭到尾都不會使用中醫治療。中醫治療胃癌到底怎么樣呢?
在中醫的范疇中并沒有胃癌這一說法,中醫認為,人體正氣虧虛,情志不舒,氣滯血瘀,遇上外邪難以抵御,毒氣郁結,便在體內形成了腫塊,因此,中醫在治療時注重對患者的全身進行調節,通過扶正補虛,理氣活瘀,祛毒散結,使患者的氣血、陰陽、臟腑機能達到平衡,氣血順暢、經絡舒展、元氣充沛,間接的達到抑制腫瘤的效果,即使患者體內的癌細胞沒有被明顯消除,但是患者的身體機能正常運行,身體指標處于正常,因此患者的癥狀得到緩解,生活不受影響,從而可以長期帶瘤生存,大大延長了生命。
專家認為:治病要治原因,不能治結果。腫瘤是由于患者的機體內環境紊亂,患者的機體失調,使毒邪淤積形成的,西醫療法的治療目的是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治的是結果,但是腫瘤形成的條件還在,所以腫瘤會不斷地復發,使病情反復,治標不治本。而中醫治療是要消除患者體內適宜腫瘤生長的環境,因此往往能夠取得更加長久有效的作用,使患者的病情不易復發。
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院長袁希福說:“腫瘤是一類全身性的疾病,其發生、發展與機體的抵抗能力有很大關系。”胃癌患者本身是有抵抗腫瘤的能力的,患者只要正氣足,腫瘤就不會輕易生長,而胃癌患者進行西醫治療時身體難免會受損,無論是手術的創傷,還是放化療的副作用,都會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機體的抵抗力下降,腫瘤便容易趁虛快速生長,加快病情的惡化。
袁希福認為:中醫藥的治療,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機體內環境的調控能力,有效地保護并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其遠期療效和長期生存率均明顯提高。他在傳統中醫理論及袁氏陰陽平衡療法的基礎上,結合30多年臨床抗癌實踐經驗,把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當代免疫理論、細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論及基因理論等最新醫學理論有機嫁接,融會貫通而創立了中醫治療腫瘤的方法——三聯平衡療法。
“三聯平衡療法”對患者進行整體的調節,扶正補虛,疏導通瘀,排毒祛毒,改善患者的機體內環境,將調理與抗癌同時進行,在30余年的臨床抗癌經驗中,接診過數十萬的癌癥患者,幫助他們減輕病痛,延長生命。很多已經被西醫大夫判定治不了,最對只能活幾個月的患者,在袁希福的中醫治療下卻帶瘤生存了很多年,而且恢復的與正常人一樣。由此可見,中醫治療在癌癥治療中的重要性,是絕非西醫治療可以取代的。
下面分享一下:服用中藥后病情好轉的患者真實文字記錄案例
基本情況:童慶武,男,53歲,安徽省合肥市人,胃癌晚期
2014年6月份,童慶武確診為胃癌。確診后的童慶武一直靠服用“五行蔬菜湯”進行飲食調養。2015年10月3日,童慶武出現胃穿孔,隨后按照醫囑進行手術切除,但術中卻發現胃內腫塊已達10cm×6cm左右,而且已多處轉移,無法切除。
2015年11月2日,童慶武慕名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尋求治療。此時,童慶武的身體非常虛弱,渾身沒勁兒,只能吃一點流食,重度貧血,并伴有低蛋白血癥。以袁希福院長獨創“三聯平衡療法”進行中醫治療后,僅僅用藥一個月,童慶武的精神、體力就有了明顯好轉,原本爬3樓都沒勁,現在一口氣能爬到10樓,沒事時還爬到19樓,這讓童慶武對袁希福院長的中醫治療更有信心了。目前,童慶武已經堅持服用了2年多的中藥,雖然體內仍有腫瘤,但他活得很好,其家屬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想必您對中醫治療胃癌是否靠譜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胃癌患者在治療時不要一味的追求縮小腫塊而傷了機體,患者還要明白腫瘤生成的原因,標本兼治,整體調節,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取得治療腫瘤的效果。
Tag:胃癌中醫治療藥方|中醫中藥治療晚期胃癌|胃癌的中醫治療新進展|中醫動態療法治療胃癌|中國傳統中醫治療胃癌|胃癌
中醫|胃癌中醫辯證|中醫解釋胃癌|胃癌的中醫病機|胃癌的中醫保健|胃癌的中醫概念|中醫治療胃癌偏方|河南中醫治療胃癌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