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黃神州五千年,多少英雄遲暮?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他在中國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中國老百姓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也是特別推崇忠肝義膽,忠君愛國的,而岳飛就是這樣的典范,所以人們經常把關羽和岳飛并稱,大概就是看中了兩人身上忠的品質。兩人的武功不好做比較,畢竟不處于相同的時代,但是兩人的文學修養,文化底蘊,個人倒是覺得岳飛更高一些。我們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經常看到關老爺夜讀《春秋》,好像關老爺一輩子就讀過這么一本書,而且關老爺也沒有什么有名的文學作品留傳下來,而岳飛留下來的《滿江紅》》《小重山》這些詞,文學水平是相當高的,至今讀來依然膾炙人口。南宋名相文天祥對岳飛有這樣的稱譽:“岳先生,我宋之呂尚也。建功樹績,載在史冊,千百世后,如見其生。至于筆法,若云鶴游天,群鴻戲海,尤足見干城之選,而兼文學之長,當吾世誰能及之。”所以不論文治還是武功,岳飛都是中國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人物。
雄氣堂堂貫斗牛,
誓將直節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駕,
不問登壇萬戶侯。
岳飛的一生都已收復故疆,迎回二圣為己任,矢志抗金,至死不渝。時勢造英雄,但英雄卻未能在亂世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這又是何其可悲也!岳飛的一生是輝煌的,他的結局是悲慘的。
南宋能夠抵抗住蠻金的強烈攻勢,守住東南半壁江山,依靠長江天塹,二靠武將用命。南宋有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再加上守衛川陜的吳玠,他們幾乎領導了南宋的全部武裝力量。但這些人之中除了岳飛被殺之外,其余人都得到善終。趙宋一世對待功臣是非常寬柔的,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比起漢高祖和明太祖大殺功臣要平和的多,這也是我為什么更加推崇兩宋的原因。所以這就不得不分析岳飛被殺的原因了。
現在岳王墳前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卨的跪像,秦檜首當其沖,世人一直將岳飛的死歸于秦檜的謀害,其實這樣也有失偏頗。就算當時沒有秦檜,也會有張檜,李檜等出來謀害,他們也只是工具,沒有皇上的授意,秦檜真的敢私自做主殺岳飛嗎?
讀史讀到傷心處,岳飛的死是必然的。
第一,岳飛死于歷史大規律下。自古臣強而君弱,未能有成事者也。昔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殫精竭慮扶持微弱之西蜀,然縱其有經天緯地之才,匡扶天下之志,終未能成,豈非天時未盡,亦抑人禍已。蓋因臣強而君弱也,臣強則功高蓋主,君弱則主臣生亂。豈不聞周文王與姜尚,齊桓公與管仲,賢臣遇明主,方能成事也。
第二,自身性格原因。岳飛性格堅毅勇武,剛強直理,但是自恃才高,好抗上。每個領導都不會喜歡不服從命令的下屬。岳飛在八字軍將領王彥麾下效力的時候,一次前去攻打金軍,王彥領兵七千人,而金軍有五六萬人,戰斗打的很吃力,與金軍僵持了幾天幾夜,王彥怕被金軍合圍,命令部將趁夜突圍,準備撤軍,但岳飛拒不聽令,率領自己手下的五六百人,又殺入金人的陣營,激戰中岳飛向王彥請求救兵,王彥因岳飛不聽將令,心里十分憤恨,拒不發兵,岳飛突圍后,知道王彥恨自己,就又去轉投了宗澤。后來,王彥跟岳飛的矛盾更是達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岳飛鎮守襄陽的時候,王彥已經轉成了文官,朝廷派王彥去做襄陽知府,王彥得知要與岳飛共事。寧可辭官也絕不赴任。
第三,不通政治,刺痛高宗。1.岳飛一心想的就是驅除金虜,收復中原,迎回二圣。你總跟皇上提迎回二圣,二圣是誰宋徽宗,宋欽宗,如果不是這二位被金人擄走,哪里輪的上趙構當皇帝,你把他倆迎回來,趙構往哪里放?皇帝就會想你是效忠的我,還是我爹和我哥,天長日久,君臣之間自生嫌隙。2.建議立儲。在中國古代,立儲這種事是非常忌諱的,皇上即便問臣子誰適合繼承大統,聰明的大臣也應該馬上跪下磕頭,說這是陛下的家事,微臣不敢多言,您立誰都行,都是我的主子我都會盡力伺候。岳飛,手握重兵的在外大將,你建議立儲,況且當時宋高宗才三十多歲,你啥意思?3.兩上廬山。一次是因為劉光世退休,宋高宗本來想把劉家軍給岳飛統領,結果沒給,岳飛一氣之下,辭職不干了,跑廬山給母親守孝去了。另一次是因為岳飛打到朱仙鎮,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他,壯志難酬,一氣之下,他又跑廬山給母親守孝去了。作為朝廷重臣,你就算有再大的氣也不能說撂挑子就撂挑子,說不干就不干了,岳飛最能打仗,是朝廷倚為柱石的人,你這么做,不是在挾天子么?4.說出不能說的潛規則。岳飛屢立戰功,高宗提拔他為鎮撫使兼知泰州,岳飛不滿意,給高宗上了一道奏折,大意是這樣的,皇上給我的官是文官,不能發揮出我的才能,我想領兵打仗,可是兵員不夠,請朝廷允許我私募軍馬,我會將母親,夫人,孩子留在朝廷當人質。其實當時南宋朝廷允許私募軍馬,但是前提條件就是將自己的家人留在朝廷做人質,但是這個按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是潛規則,就是朝廷與大將達成的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當時韓家軍,劉家軍,張家軍都有私募的軍馬。可岳飛偏要上奏折說出來,這讓老百姓怎么想,我們的將領招兵是為了保家衛國,可是他們還得把家人留在朝廷做人質,這皇帝怎么當的?這樣一來,岳飛的這封奏折就將朝廷和皇帝置于了一種尷尬的境地。
第四,沒有缺點,不易控制。岳飛在個人德行方面堪稱完人,幾乎沒有缺點,但實際上皇帝最害怕的就是這種人,他沒有小辮子握在皇帝的手中,皇帝奈何不了他,吳玠好色,韓世忠好貨,張俊貪財,他們都有小辮子握在皇帝的手里。
岳飛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39歲慘死獄中。岳飛死后,家里抄出來的,多是兵器鎧甲,再有就是三千多匹布、五千多斛糧食、十余萬錢和一些薄田,這與同時期的幾位大將是沒法比的。可悲岳飛,可嘆岳飛!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往事已矣,忠良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