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芯燭,本文原創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芯燭】,感謝支持!
我的家鄉是江蘇吳江,典型的江南水鄉。自打記事起,餛飩便是家喻戶曉的一道小食,深受大家伙兒喜愛。不論是牙牙學語的小丫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嫗,一提到餛飩都是心頭好,無人不愛。
餛飩形似元寶,內芯多為肉餡兒,以薄薄的面皮包裹,配以鮮美的湯汁,個個飽滿多汁。一咬下口,鮮香四溢,回味無窮。忙碌的早晨,熙熙攘攘的人群,街邊的小鋪,熱氣騰騰的餛飩面,構成了江南小鎮的獨特風景。這記憶,如同味蕾,深深鐫刻在食客的心中。
我們那兒的餛飩一般分為大、中、小三種。其中小餛飩因為味道鮮美,又易入口、好消化,最受老人和孩子的歡迎。
小餛飩皮薄如紙,透過晶瑩剔透的面皮可以看到里面的餡兒,以純肉餡兒的居多。技術嫻熟的工人僅用一支筷子,一撈一卷一捏,一個小餛飩便已成型。待水溫沸騰,下鍋,活像一條條靈動的金魚,在歡快的玩耍。不多一會兒,餛飩浮上水面,即可撈出,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湯料,再撒上一把蔥花。一份令人垂涎欲滴的小餛飩就新鮮出爐了。
大餛飩的皮子比小餛飩大些厚些,大約巴掌大,也更易于成型。把皮子攤開,勻上點餡兒料,對折,反手一裹,一只形似元寶的大餛飩便活靈活現了。
大餛飩的餡料也更加豐富,有菜肉的、三鮮的、蝦仁的、香菇的……其中當屬菜肉餛飩最受歡迎。而菜肉里面的“菜”,又是大有講究的,隨著時令的不同,總能變化出新意。
春天里綠意萌發的季節,首當其沖的是薺菜,那清香四溢、唇齒留香的味兒豈是一個“鮮”字了得!說起清香馥郁,又怎能少得了韭菜!根如白玉、脆嫩鮮美,輔以合適比例的豬肉餡兒,再滴幾滴生抽香油,光這個味兒就能讓你魂牽夢繞;
而到了炎熱的夏季,通常會以萵筍葉兒取代菜葉,只需加入少許清鹽,雖無味蕾的強烈刺激卻也格外清爽,別有一番滋味;
進入寒冷的冬季,則是青菜的天下。霜打后的青菜分外清甜,鮮嫩多汁,若是再佐以少許香菇末兒,那個香味包你垂涎三尺。
如果說餛飩是上帝賜予人間的一道美味,那么其五花八門的佐料才是它的靈魂。講究一點的,用高湯做底。尋常點兒的,一小勺精鹽、幾滴生抽,足矣;紫菜、蛋皮、蝦皮是標配,而后加入的那一小瓤豬油則直接升華了整碗湯的精髓,開水一沖,待餛飩撈入,一把蔥花,抖兩下胡椒粉兒,那就一個字“絕”。
除了最常見的湯餛飩,還有生煎和油炸餛飩。其中最讓人難以忘懷的還是弄堂里的生煎餛飩。
生煎,顧名思義,取生餛飩以小火煎。平底鍋抹上豬油,期間在餛飩表面均勻涂上菜籽油,再將半碗水分三至五次淋入,煎至水干,餛飩底部微焦呈金黃色為最佳。此時再撒上一把芝麻,一把蔥花,那一股焦香味兒,彌散于整個弄堂間,引得鄰家小孩兒都前來“聞香”“尋味”,這一鍋生煎餛飩也就所剩無幾了。
餛飩各地叫法不一,廣東人稱之為“云吞”,福建人稱之為“扁食”,湖北、重慶等地稱為“包面”,四川人則叫它“抄手”。無論何種稱謂,都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一種情思,和對故鄉美食的依戀。
身在人間,已是吃貨天堂了。
END
你最喜歡的家鄉美食是哪一道?有沒有勾起你的食欲呢?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點個贊唄~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芯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