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里的中秋事件和詩詞中的中秋感懷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雙叒叕來了。這是一個萬家團圓、普天同慶的日子,也是中華民族流傳千年的傳統佳節。當那一輪明月升起,萬象凝暉,你是“獨在異鄉為異客”,還是和家人在一起“爭餅嘲黃發,分瓜笑綠媛”,抑或歸心似箭地斜靠在飛馳的列車上。

月色溶溶寶鏡懸,幾家歡樂幾家愁。八月十五,從來都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西游記》里的寶象國公主百花羞這一天被碗子山波月洞的黃袍怪擄走,被迫做了十三年夫妻;《水滸傳》里的九紋龍史進這一夜大擺家宴請三個土匪頭子吃飯被官兵圍剿,亡命天涯;武松在這一夜喝多了酒被主子張都監暗算;《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在這一夜禳星失敗,出師未捷身先死;倒是《紅樓夢》里的寒酸書生賈雨村在這一夜得到了甄士隱的贊助,有了進京趕考的盤纏;大觀園里的一眾才子佳人在這一夜開宴聯詩,“酒盡情猶在,更殘樂已諼”。看看四大名著里這些的中秋事件,一天之內、一夜之際,擄的擄、逃的逃、死的死、聚的聚、散的散、走的走,悲歡離合盡顯人間百態。

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演義的成分太多。可以閱讀,可以精彩,卻難以參照、難以感同身受。比起小說家長篇大論地憑空杜撰、處心積慮地編織故事,詩人詞人僅用簡短的文字就可藝術性地傳遞自己的情感。他們的喜怒哀樂,也可能是你感受過或正感受著的。在那些寫中秋的古詩詞里,讓我們在字里行間體味古人的羈旅愁思和望月懷人。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杜甫

其一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其二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據說寫這兩首詩時,詩人正避亂蜀中。第一首詩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漂泊異鄉的羈旅愁思。第二首詩全詩寫景,以景見情。詩人通過刁斗聲起,想起離鄉戍邊的“漢家營”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之下飽受戰亂之苦的黎民百姓。憂國憂民之心躍然紙上。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被貶后的孤寂之情,同是八月十五夜,曲江、湓浦截然不同,今夕對比,不免失落。“昨風一吹無人會”,道盡了寂寥。在“湓浦沙頭水館前”的環境里,難奈凄涼,四聯詩毫不保留地描摹出詩人內心的悲苦!?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這一首是寫中秋之夜望月懷遠。前兩句寫景,實寫賞月的環境。后兩句推己及人,從詩人自己的望月聯想到天下所有人的望月,進而發出“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感慨。意境宏闊,含蓄有力。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這首詩標題為“玩月”,描繪的是在八月十五這一天看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時寫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內涵“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雖然詠月是詩人們常常歌詠的主題,但此詩之詠卻別有妙處,寫得滿卷月華,天上人間,心神搖蕩,足可見詩人運思的匠心。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詩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綜合此詩,神話傳說中吳剛學仙有過,遭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其樹隨砍隨合,所以必須不斷砍伐,卻始終砍不倒這棵樹。但此詩并不如其他描寫中秋詩作一般凄涼、凋零,或是惆悵、哀綿,全詩給人的感覺是輕松自在,毫無憂愁的。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未似初圓欲午時。

此詞從江樓月聯想到人生的聚散離合。月的陰晴圓缺,卻又不分南北東西,而與人相隨。詞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與“卻似”隱喻朋友的聚與散,反映出聚暫離長之恨。具有鮮明的民歌色彩。全詞明白易曉,流轉自如,風格和婉,含蘊無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的佳作作,表達了詞人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傲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懷作品。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在這首《木蘭花慢》中詞人既不思鄉憑吊,也不懷古傷今,而是摹仿屈原的《天問》,創造性地采用問句形式,一連拋出九個問題,并將神話傳說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廣寒宮等巧妙地編織進去。時而天上,時而海中,時而人間,時而月宮,創造出豐富絢爛、神奇多姿的浪漫主義藝術形象,使人在對神秘宇宙的探索思考中,同時得到了美的藝術享受,不失為一篇詠月、送月佳制。

其實無論是衣冠楚楚的古典名著,還是短小精悍的古詩詞,在聯系到中國傳統節日時都能大放異彩,相得益彰。那娓娓道來的精彩情節,因為涉及到這樣的節日有了亮麗的底色,成了瑰麗的景觀;那格律曼妙的詩詞妙言,因為滋生在這樣的節日有了飽滿的情感,成了千古的名篇。而中秋作為舉足輕重的傳統節日,自然而然地成了小說家和詩人詞人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作家和節日互相成就、共同締造,于是產生了一篇篇精妙絕倫的中秋佳作,出現了一個個詩意盎然的中秋節。

微信搜索公眾號關注暢聽旅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78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01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91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74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4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2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5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9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9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42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8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5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6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2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9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