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農歷 四月初十
立夏代表著告別春天,正式迎來夏天
立夏三候
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
螻蟈鳴:螻蛄也,諸言蚓者非?!痘茨献印吩唬骸跋N蟈鳴,丘蚓出?!标帤馐级飸?。
蚯蚓出:蚯蚓,即地龍也;陰物,感陽氣而出?!稓v解》曰:“陰而屈者,乘陽而伸見也。
王瓜生:王瓜色赤,陽之盛也?!抖Y記》鄭玄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
人們習慣把立夏作為夏季開始,但實際上我國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并不一致。
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后,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 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而水稻等春播作物,也進入了繁忙季節。
立夏習俗
迎夏:
古時,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
嘗新:
“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
吃蛋: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征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
斗蛋: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系于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系于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疰夏。
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背有『t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贝虺踊ㄖ荒芾锎虺觯磸男荡虻酱髷担?,不能外打里。
立夏農忙
插秧:是立夏的一個大事兒之一,農諺道:“農時節令到立夏,查補齊全把苗挖”。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氣溫炎熱而且伴隨著雨季的來臨。利用晴天抓緊時間插秧,也要注意管理田間事物。
收割油菜:立夏后,油菜熟了,開始收割油菜了
育苗:半夏黃瓜、豇豆(豆角)、育苗麥茬茄子、冬瓜都開始育苗了
立夏睡眠
夏至作息也要適當調一調:“相對于冬春季節,立夏后可晚match些入睡,早點起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也就是說,應在23點到1點(子時)階段入睡。
在我的家鄉二十四個氣節里,鄉野最美就是立夏,那是一種鮮嫩的、清翠欲滴的、淡綠色的、很難形容的美……
悠揚悅耳的歌聲混音蛙鳴聲、鳥鳴聲讓人陶醉......仿佛回到了童年,在池塘邊、柳樹下跟小伙伴追逐嬉鬧......
小編微信公眾號:scwodetianyuan (o我的田園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