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士年長我9歲,國外某學校天文系物理學博士。如今回京,在某個神秘的外企從事一份不可告人的秘密工作。在某個從二十層高樓眺望窗外燈火闌珊的夜晚,在電話里李博士提到了當他已經上大學的時候,我還是個十歲梳著馬尾背著書包天天向上的小姑娘。所以廣大單身男士不必哀嘆擔心晚上只有五姑娘,或許,丈母娘發的貨還在路上。
第一次造訪李博士的家
李博士自從回國后,在央視大褲衩附近合租兩室一廳。周五晚上并排坐在一家有著開放式料理臺的燒烤店里,吃著面前大廚剛剛從鐵板上拿下來的羊排生蠔,酒足飯飽,兩眼朦朧,聽到博士說他把一萬多軟妹幣的自行車從英國扛回來了的時候,兩眼一閃一閃亮晶晶。擇日不如撞日,晚風徐徐,不騎出來溜溜怎能對得起大(一)好(萬)時(多)光(money)。
曾經勇闖男生宿舍,對于男生的窩表示雖然臟亂差也不過爾爾。但是李博士的房間呈現出的一種亂中有序、亂出新境界的奇特構造還是讓人眼前一黑——OMG原來單身理科生的房間還能這么玩兒。小窗漏出的原本不多的光線被兩組衣柜遮擋去三分之二,奠定科研式小黑屋的氛圍基調。兩米長的雙人床拆成兩部分,一部分留作床板,另一部分立反過來傾斜15度角立在床邊靠墻作為書架,帶著波浪花邊的鵝黃色少女風蚊帳為二分之一床板保駕護護航。床邊就是階梯式工作桌面,低層用來工作,高層放置的顯示器可以連接電腦播放影音。用于日常公式推理演算的小白板赫然掛在進門墻邊,小心翼翼坐在床邊抬頭聽李博士目光深邃的在小白板上寫下物理公式興致勃勃的講述經典力學的我一臉懵逼。與一個現實版的謝耳朵(其實更像萊納德)交流所產生的效果原來是如此不可思議。相比較起來,對于一個能把一臺小型服務器從英國扛回來的博士來說,一萬多的自行車又算得了什么。
李博士歷險記
博士能長這么大也是挺不容易的。博士肩上有三枚鋼釘,來歷之奇特也是讓人望塵莫及。一般人,像我這種小時候愛顯擺耍酷的,騎單車愛單手扶車把,偶爾偷懶搭上旁邊騎車護送我上下學爸媽的肩,省時省勁兒不費力。然后一個不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摔個骨折打石膏吊膀子是常事。但是騎著一萬多的單車把自己肩膀摔裂的只見博士一人。
故事沒完。據說博士上學時候有個盡人皆知的綽號——醉酒博士,起因居然是兩個妹子帶去喝酒,一時興起不知喝了多少最終不省人事,被好心的妹子call了911送去急診。
時光倒退至小學,在體育課上自由活動到池塘里去,撲騰掙扎喊了救命后便失去意識,直到在醫務室醒來才知道被坐在看臺上細心的微胖女數學老師用竹竿撈起,險些丟了小命的博士自那時起便對世間萬物產生感恩之心。饒雪漫的《左耳》女主耳邊耳朵聽不到聲音,而自那次落水事件后,李博士的右耳聽力便不太好。
“誒,你知道嗎,我小時候喜歡盯著太陽看,沒有什么大不了,覺得自己有超能力”。剛從大廈里出來捂著眼睛覺得太晃眼的我聽到博士的這樣一句話再一次三觀受到洗禮。
個子雖小鐵骨柔情
比我矮上兩厘米的李博士對于女友的身高頗為嚴苛,歷任女友的升高巔峰達到170+,形成了良好的抗壓能力。一動就停不下來的博士除了身體原因放棄了籃球蹦極之類的危險系數極高的運動,涉獵頗為廣泛,常和樓下首經貿的大叔老師相約打球至酣暢淋漓。筆直的小身板穿起正裝英姿颯爽,加上身為博士被物理學科浸潤出的理性學術氣息,完美的超越了自身高度。惦記著我說想要找個安靜的地方看書,不顧疲倦帶我到茶室聽古箏,看閑書,悠然愜意。我手捧散文,對面博士從書架上找出一本物理系學生遺留的熱學書。多嘴問了句熱學是干什么的,李博士伸出手掌按在桌面開始解釋熱傳遞效應是怎么作用的。能夠在喧鬧都市撇開網絡紛雜,找這樣一家茶室坐下來看書品茗不失為一件樂事。三章看過不知時間流逝,抬頭夜色漸起,燈光暖橘,對面的博士已經手捧熱學進入夢鄉。
這樣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