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起因很簡單,《少年維特之煩惱》中有一句話:“哪個少年不善鐘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
古今中外有多少事故是因愛而起,它們都遵循著一條不成文的鐵律,那就是一個好姑娘,必然要愛上一個渣男。
那個在故事中沒有留下名字,甚至連年齡都很模糊的女孩(一定是女孩兒嗎,喪喪君露出邪魅的笑),被稱為詛咒始祖。詛咒1.0不對被感染的電腦產生任何的破壞,只是彈出一條信息,讓那個叫撒碧的男孩去死。實際上詛咒1.0更像是貼吧里罵渣男的帖子,并且貼心地為大家省去了人肉撒碧的麻煩,將他的信息公之于眾。
隨著煤炭在世界能源中比重的增加,太原成為新的迪拜。而專程來到太原買汽油的大劉在這個紙醉金迷的地方,遇上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大角……兩人一見鐘情,不,是一拍即合,決定合作孕育一個全新的“生命“。
此時,退出歷史舞臺的詛咒1.0被IT考古學發掘,出于科學研究的目的,病毒代碼被升級,以適應新的操作系統。
此時,大劉和大角的愛情結晶《三千體》和《九萬州》也是銷量慘淡,但是這兩個作家并沒有放棄希望,因為垃圾桶里總能找到方便面,還因為周末的性援助日,讓大劉和大角后悔沒早點投入這樣的生活。
所謂的物極必反,當科技成為常態,反科技成為一些人追逐的“科技”,其中以拒絕電腦和網絡,只接收手寫稿件,出行靠馬的科幻雜志《科幻大王》(SFK)對大劉和大角青睞有加,表達的方式就是請倆人去高級酒店享受……
此時,詛咒2.0已經流傳了7年,再次升級的原因是:共情。一個同樣經歷過愛人背叛的女人,將原本稚嫩的怨念具體化成:如果撒碧做出租車,撞死他之類的詛咒。至此,詛咒3.0初步成型。
因為被詛咒主體撒碧改名換姓,詛咒3.0并沒有殺死任何人,實際上它更像是一個惡毒的玩笑,供所有人發泄。
此時失意的大劉和大角作為通配者出現。“*”被稱為通配符,泛指字符串中的一切字符。比如:劉*,指姓劉的所有人;山西*,指以山西打頭的所有字串,而如果只有 一個*,則指代一切。
因為小說銷量的低下,他們分別詛咒各自的目標讀者,經過一番爭執,將病毒參數改為所有太原男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路過書店順手買兩本書,讓作家有飯吃,地球能少毀滅幾百萬次)。
詛咒4.0經過自我升級,先從軟操作開始,對精神脆弱者進行心理攻擊,引發自殺和械斗。
之后的硬操作首先是人工智能污染自來水致人死亡,第二個舉動是控制交通系統制造車禍,造成了大面積傷亡,而被詛咒開放的煤氣和天然氣,讓整個城市成為火海。
跟所有的套路一樣,生死時刻總有美女救英雄。大劉和大角在美女編輯的保護下,騎著馬在火舌中穿行,在幸存者隊伍中他們預見了引起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撒碧。
令人意外的是,撒碧不僅沒死,而且對自己艷遇不斷的一生很是滿意。
在故事的最后,隨著詛咒5.0的更新,所有救援行動終止,因為詛咒5.0的目標參數由“太原市”“陜西省”“中國”換成了“*”“*”“*”
其實,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其背后的推動者都是人,最初單純的發泄在經過一遍一遍的傳播后,所產生的毀滅性影響,將是不可控甚至不可預測的。
就像最后的目標參數,是全人類,地球還是整個宇宙,誰又知道呢?
最后祝大家戀愛順利,從源頭上堵住毀滅根源,我是喪喪君,生活不易,讓我們繼續喪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