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是章金萊先生所用的藝名,名字來源于其父章宗義所用的藝名”六齡童”,實際上,六小齡童一家都是“猴戲”的大師。祖父章廷椿:藝名“活猴章”,每到農歷節日,“活猴章”便會頭戴木頭雕刻的猴面具,光著腳,手拿鋤棒舞起耍猴戲。章家演猴戲那時便有了些名氣。父親章益生藝名“賽活猴”,同春紹劇團創始人。一開始是村民,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參與演戲,因為受其父親影響,他演得最多的就是猴,以至于到后來他得了個“賽活猴”的名號,上海開設了一家老閘大戲院,并且把所帶去的紹戲班社擴展成了同春舞。
章金萊先生今年已經57歲了,最近先生在接受采訪時稱:自己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所以美猴王是沒有辦法靠血緣來傳承了,其實到現在,也不一定非要靠血緣。也就是說“猴戲”暫時還沒有傳人,有失傳的風險。有網友分析到:說基本功符合條件的本來就很難得,好不容易先后收了幾個合格的,但都沒有定性,堅持不下去,最后沒有一個留下的。章金萊老師非常無奈,說實在不行的話,外國人也愿意教。總之,希望章先生能收到幾個滿意的徒弟,讓猴戲可以傳承下去,讓中國的獨有文化傳承下去。
章先生的猴戲傳承與其父六齡童,是紹劇猴戲傳人,俗稱南猴王,那么上虞除了猴戲這個特色之外,還有什么呢?還有楊梅!上虞二都楊梅自150多年前就享有盛名, “稽出楊梅世無雙,深知風味勝他鄉”的詩句就是描述二都楊梅的。二都楊梅以果大、色艷、質優、味美。 被稱作“越中果品第一案”,還曾是慈禧的必貢品。 更有名的是二都水晶楊梅,俗稱“白沙”楊梅。看似白色,看起來讓人倒胃口,然細細品味,有“三月不知肉味”的美譽。
那么楊梅什么時候成熟呢?沒錯,就是現在!現在的上虞,滿山遍野的楊梅樹都已經慢慢的變得紅彤彤的,是不是非常動心,想去試試剛摘下來的楊梅是怎樣的一種美味?來吧,約上三五好友,陪著家人孩子, 一起去上虞采楊梅吧!一邊觀看上虞的猴戲,一邊嘗嘗著名的二都楊梅,偶爾享受下生活也是不錯的,另外現在微信公眾號(wanglicai_)可以領取價值600元的浙江上虞二都楊梅采摘券!免費采摘!來回接送!還有免費農家樂等你來體驗!當地著名的百年楊梅樹在也等待你光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