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起源于1886年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在1889年7月,恩格斯組織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工人們率先沖上街頭,為底層工人爭取公平權益示威游行,場面震撼。
從1886年開始,經過長久的對立與犧牲,工人階級終于取得合法權益,為自己爭得正常的“8小時”工作制。后來,每逢五?一之際,勞動人民們都會放假慶祝,擁護這一天為國際性的節日。
中國的第一次勞動節可追溯至1918年,不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在1949年12月才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
勞動節本是長期被壓榨的工人階級流血爭取來的紀念,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制度改革,給后來的工人們搏得能喘息的生活。但是發展至今,眼前的這一切逐漸改變。全球有80多個國家承認勞動節為法定節假日,這一假期本是自由的。現在不僅有了所謂的調休引起員工對假期的反感,還變本加厲改變工作制,將人的更多生存時間壓榨成資本家的財產。工資差距襯托出了制度對收入的主宰,究竟是什么人在操縱?不過在看似平靜的世界生活久了,人也可能變得天真。這種各個領域聯合的剝削,若沒有人團結反抗,將會有更多不堪重負的死亡。
心靈雞湯不能喝太多,容易中毒的。但是人的生活究竟有多少時刻是有意義的,這是一直都要思考的。如果勞動節這一天從反抗資本家轉變成了為其服務,那真是極其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