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就快結束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很自覺地,齊刷刷地拿起手機訂一個小目標(其實一點都不小),然后美滋滋地發到朋友圈,忐忑地等待朋友們點贊,高興得一天晚上睡不著覺。第二天起床,揉揉朦朧的睡眼,回想起前一天晚上的“沖動”行徑,搖搖頭,又開始重復昨天的生活。
立flag官方(各種百科)解釋為:說下一句振奮的話,結果往往與期望相反。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昨天晚上心情太激動,感覺渾身充滿了斗志
②剛剛看完了一篇勵志雞湯文,躊躇滿志……
③和朋友們在飯桌上吃飯(這個時候一般是吹牛的比賽時間)
④看到別人立的flag很壯觀,想模仿一下,在朋友圈找一下存在感
ps:以上觀點只代表個人立場,請不要對號入座
02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昨天立的flag到了第二天可能很多人都會一拍大腿,嘆口氣說:昨天沖動了。年末核對一下目標清單,極少有令自己滿意的(flag倒了)。
那么問題出在哪呢?之前網上流傳一張圖,從圖中可以發現我們在制訂目標是存在的問題,內容摘抄如下:
? ? ? ? ? ? ? ? 201(8)9年計劃
一·買一輛奔(馳)奔或者路(虎)風二.(
買)租一套(3)1室1廳的房子?三.去北(
極)方看雪,去(澳洲)盆街吃小龍蝦,去(馬爾代夫)北戴河看海,去(埃及)杭州看(金字)雷鋒塔,好好看一看我的(世界)祖國四.買股票收益達到(
五.通過自己的努力活成人生(60%)回本巔峰)人樣
我們來分析一下上面那個flag存在哪些問題呢?
①目標太大,缺乏具體的步驟拆解,導致可操作性不強
②有的部分不切實際
③沒有設定實現目標的具體時間,缺乏反饋
這就說明了為什么大多數人總是打自己臉,還是出在自己身上,怪不了別人,所以要么不立falg,要么就立好一個flag就行了。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其他的只不過是“衍生品”,二八法則同樣適用于立flag上。
03
所以立flag的時候最好根據具體場景來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然后拆解目標,細分成一個一個小步驟。
比如你的目標是學好英語,可以拆解成聽、說、讀、寫、譯四個部分;再繼續拆解,聽(可以每天聽10分鐘聽力),說(對著鏡子自我介紹),讀(朗讀一篇美文),寫(寫一篇100字的小短文),譯(翻譯一小段感興趣的英語),一直拆解到你可以產生行動為止……。
但是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正,以達到最適合你的情況。
最后需要設定一個時間期限,短期目標最好以一周為期限,這樣反饋及時,中期目標3周,長期目標3個月。這樣設定的好處是時間不至于太長,以至于遙遙無期,讓人望而興嘆。
04
如果只是為了找找存在感和歸屬感,自己也不放在心上,可以適當娛樂一下,不必當真。
如果自己嚴肅以待,那么就需要認真考慮目標的可操作性和具體的操作步驟了,一步一個腳印,讓及時的反饋推動自己產生持續的行動力。
好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