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他生命的一部分。? ? ? ? ? ? ? ? ? ? ? ? ? ? ? ? ? ? ——惠特曼
同果子一起讀繪本,充滿了快樂與智慧,這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
我陪伴果子,果子也陪伴我。我教果子做大人,果子教我重新做孩子。
繪本里是你的故事,也我的故事。是所有媽媽與孩子共同的故事。于是,把我們喜愛的繪本以及讀繪本的感受寫下來與大家共享。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我們小時候稱為“圖畫書。”我以為二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繪本更抽象,圖畫書更寫實。繪本畫面和文字的比重幾乎一樣的,“圖畫書”則以故事為主,強調敘事的完整性,教育意義表現突出。相比較而言,繪本則帶給孩子們帶來更大的“視界”,尤其是對小孩子。
梳理一下我和果子的上百本繪本。美國繪本居多,法國、英國次之,還有一部分是日本、德國、瑞士繪本。粗略比較,我認為美國的繪本大多色彩濃艷,熱烈、飽滿。語言、思維是跳躍的,想象力更是海闊天空。如《花婆婆》、“大腳丫”系列、“大衛”系列、《好餓的毛毛蟲》、《我喜歡自己》、《跳舞》、《小黑魚》、《田鼠阿佛》等等。美國繪本極其擅長引導孩子們關注自己的成長,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繪本里人生百態,不同的生活方式盡情展現,孩子們會發現,每一個性格、每一種生活都值得我們尊重。
法國繪本便如同這個國家,色彩深沉,畫面唯美,故事浪漫而溫馨。法國繪本更喜歡用動物的故事來展現人的生活狀態、注重親情、友誼。讀起來,語氣、語調都忍不住溫情脈脈。如《浮冰上的小熊》、《我也可以飛》、《不一樣的卡梅拉》、《親愛的小魚》、《湯姆的故事》………
日本繪本在我們家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日本繪本更注重敘述故事,對訓練孩子們講故事的完整性、連貫性有很多好處。一個家庭里溫馨的小故事,一個不經意間發生的小意外,一個小插曲,都可能帶給孩子們深刻的思考,還會在不經意間對孩子們說:“寶貝,做飯多好呀!寶貝,你要學會抓魚、學會摘柿子……”如《青蛙小弟睡午覺》、《爸爸真可愛》、《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我和媽媽》等等。
當然,唯有包羅萬象我們才能讓內心更充盈。繪本閱讀的好處是無窮的。讀經典,就是讓我們活在經典里。
? ? ? ? (一)
無論是媽媽讀,還是孩子自己讀,繪本里的語言都將融入他們的稚嫩的語言系統,提升孩子們的語言品質。
曾經,給孩子讀了好多天的美國繪本《我媽媽》,突然有一天,我對果子發脾氣的時候,果子奶聲奶氣嚴肅的對我說:“媽媽,你簡直像犀牛一樣強悍,像獅子一樣威猛。”原來,繪本早已像種子一樣埋在孩子心里,不經意間,它就生根、發芽了。
日本繪本《青蛙小弟睡午覺》最有意思,一個小青蛙在樹上睡午覺,遇到了一系列危險而不自知,一會來了一只螳螂要吃它,不巧螳螂又被尾隨而來的蜥蜴嚇跑了,就這樣,蛇、老鷹一一出場,但最終一場大雨救了小青蛙。在這緊張的故事中,展現了很多的擬聲詞,螳螂是“啪嗒啪嗒”逃走的,蜥蜴是“吧唧吧唧”的砸吧著嘴巴,蛇則可怕的“咝咝咝”吐著舌頭,“哧啦哧啦”的逃跑了,老鷹想“啊嗚”一口吃掉青蛙,卻被“轟隆轟隆”的雷聲嚇得“撲拉撲拉”逃走了……這給孩子們呈現了一個多么神奇的音樂世界,大自然的交響樂就這樣在孩子們心中奏響,大概沒有哪一部教材比這本繪本更能讓孩子們認識這些奇妙的“擬聲詞”了。
梅子涵老師極力推薦的繪本《田鼠阿佛》,則把詩的語言送到孩子們的心里。在饑寒交迫的冬日,田鼠阿佛給伙伴們說:
誰在天上撒雪花?誰融化地上的冰塊?
誰會把天氣變好?誰又會把天氣變壞?
誰讓四葉草在六月里生長?
誰熄滅了陽光?誰又把月兒點亮?
是四只小田鼠,他們都住在天上。
是四只小田鼠,就和你我一樣。
……
浪漫、詩意的語言就這樣如流水般汩汩注入孩子的內心,媽媽朗讀的語氣也忍不住跳躍歡喜起來。這些,成為孩子們語言的起點,并將影響他們一生。
? ? ? ? ? ? ? ? ? ? ? ? ? ? ? (二)
繪本里的故事充滿溫情,它把每個生命,每種生活態度都默默的展現給孩子們看,不做評判,但那悲憫之心卻在故事中盡情展現。
最打動我的故事就是美國埃米﹒揚的《大腳丫跳和玻璃鞋》:貝琳達要跳芭蕾舞劇《灰姑娘》,羅拉嫉妒貝琳達,欺騙貝琳達、作了一系列惡作劇想代替貝琳達當主角,但最終失敗了。所有人都不喜歡羅拉。書上最后寫到:“在別人都慶祝舞會成功的時候,羅拉悄悄離開了,她決定再也不跳芭蕾舞了。”
我們心目中的結局往往是: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但,繪本的偉大之處就在于,這并不是最后的結局。
最后一頁這樣寫到:“羅拉放棄芭蕾舞,去打冰球,她經過多次激烈的對抗,贏得了好多場比賽。”?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誤,我們為什么不能原諒呢?淡化愛憎,給每個人都賦予找到自己春天的權利,在孩子心中注入寬容與善良。這。就是繪本的魅力吧。
《猜猜我有多愛你》絕對稱得上是世界經典繪本。中國人表達愛是內斂、含蓄的。在兔子的世界里,表達愛的方式是那么的有趣。當小兔子睡著了,大兔子躺在小兔子身邊,輕聲微笑的說:“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從月亮上回到這里來。”
小兔子并不知道大兔子的愛是如此深沉而博大,可是聽繪本的小朋友一定感覺到了,也必定會說:“媽媽,我愛你,你也像大兔子一樣愛我吧。”繪本是可以反著讀的,就像愛。?
《花婆婆》第一頁寫到:獻給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每一個人。花婆婆用盡一生在尋找“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辦法,她終于想到了,她在每一個角落撒上魯冰花的種子,一輩子擁有一個浪漫的理想并付諸于行動,這就是心中的大愛。
? (三)
我們希望孩子擁有明亮的內心,繪本就如太陽,一點點把光亮與希望傳遞給孩子們。它告訴孩子,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缺陷和缺點,學會悅納自己,如果堅持,如果刻苦,缺點也會成為自己的特色。
法國繪本《我也可以飛》,講了一個可愛的小鳥不斷的尋找自己,因為自己太弱小,想去當螞蟻,學松鼠,羨慕鼴鼠,它遇到了好多困難,但它反復說著一句話:“我可以,我可以,我這就去試試看!”最后,它終于發現,原來自己就是一只飛鳥。
《大腳丫學芭蕾》系列里,我們認識了“大腳丫”,學芭蕾要三長一小,脖子長、胳膊長、腿長、腳卻要小。而“大腳丫”克服了自身的缺陷,不理會別人的嘲笑,終于成為芭蕾舞者的翹楚,實現自己的夢想,大腳丫成了她的自豪。你知道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嗎?埃米﹒揚是個律師,但她有一個當藝術家的夢想。在當了七年律師后,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快樂,她決定放棄律師,這便是她第一部作品,歷經波折最終轟動世界。一個對生命無限熱愛的人,一個勇于執著追求的人,他的作品也一定是從容且充滿力量的。
人學會愛自己以后,就會在長大的路上非常自信,他相信,我并不比別人差。清瘦的樹干,稀疏的枝條,只要努力生長,所有的風雨都是它要的陽光。? ? ? ? ? ? ? ? ? ? ? ?
(四)
讀圖也是閱讀,圖畫里藏著風格、藏著密碼,藏著溫情的慢時光,繪本往往用最簡單、最稚氣的畫面表達最深刻的主題。畫面的色彩表達當時人物的內心世界,畫面展示了某地的風土人情,有的畫面留給孩子們無窮的想象空間。埃米﹒揚在創作《大腳丫游巴黎》前,前往巴黎拍照、寫生,去每一個大腳丫可能去的場景,她要讓去過巴黎的讀者一眼就能辨認出她所畫之處,為了畫明白動作,她專門去學了兩年芭蕾,一切為了研究,一切為了創作。我們的閱讀怎么辜負作者這一片冰心呢?
王開嶺說:“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只有恢復孩子般的好奇與純真,只有像兒童一樣精神明亮,目光清澈,才能對世界有所發現,才能比平時看到的更多。”
繪本用翻頁的方式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又一個匆匆而過的人生。在這里,時光不老,童心永在。我們,都能找到自己,并為此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