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丨漢語言文學1602 吳慧明
作品簡介:?
《百年孤獨》: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史社會圖景的“再現拉丁美洲歷鴻篇巨著”。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作者簡介:
? ?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為一個天才的、贏得廣泛贊譽的小說家,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標桿”。
領略孤單,走進孤獨
《百年孤獨》是一部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經典作品,且被譽為繼《創世紀》之后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諾貝爾獎給它的頒獎詞是“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整本書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云變幻的歷史。家族中的人破譯那卷預示著家族命運的羊皮卷成為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
對于我國的讀者來說,閱讀這篇小說最大的難題應該是人物的名字,因為這個家族一代又一代的人總沿用相同的名字,事實上,這是有道理的,想要表達的無非就是他們之間相似的命運。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當初建功立業的雄心,迅速在磁鐵迷狂,天文演算,煉金幻想以及見識世上奇觀的熱望中消磨殆盡,曾經勇于開拓的,儀表整潔的他變成一個外表懶散,不修邊幅的男人。
烏蘇爾拉的勤勞比起丈夫毫不遜色。她身材嬌小,活力充沛,是個意志堅定的人。”(節選自《百年孤獨》)
這兩個人是家族里的第一代人,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其實是不允許他們結合的,奈何他們足夠相愛,最終還是在一起了。
剛開始時兩人有名無實,因為害怕生出豬尾巴的孩子,男方與人斗雞,贏了。失敗者非常不服氣,便嘲笑起他們的婚姻,男方一氣之下將失敗者殺死了,而他的婚姻便因此好像真是如此了。后來失敗者的鬼魂總是出現在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家中,擾得他們夫妻不得安寧。
于是,他們決定搬離這個已經居住了很久的地方。
馬孔多小鎮隨之建立起來。在這個地方,將會上演一個家族的命運之路。他們的孩子相繼降臨人世,夫妻倆人因得知孩子并沒有動物特征而感到非常高興。
“大兒子何塞·阿爾卡蒂奧已經十四歲,腦袋方正,頭發粗硬,和父親一樣固執任性。他發育迅速,體格健壯也像父親,不過從那時起就可以明顯看出他缺乏想象力。
奧雷里亞諾是在馬孔多出生的第一個孩子,到三月就滿六歲了。他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在母親腹中就會哭泣,來到人世時大睜著雙眼。”(節選自《百年孤獨》)
這兩個人是兄弟,同時也是家族的第二代人,他們有一個妹妹阿瑪蘭妲在稍晚的時候才來到人世,除此之外,遠房親戚還收養了一個名叫麗貝卡的女孩。
在這部小說中,“亂倫”是七代人的相通之處,這其中雖然不排除少有的真愛,但更多的是人類生理的需求。換言之,其實就是文明程度低下的表現,這樣的行為明顯違反了社會公德的原則。
從書里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這個家族表層的歷史,更多的是那個時代背后所隱藏的社會,這個社會殘酷,且讓人感到無奈。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節選自《百年孤獨》)
在這里,時間好似被扭曲了一般,模糊得不清楚到底身處何時。這種陌生的寫法,在后世被越來越多的作家借鑒。魔幻現實主義的表達也得到許多作家的稱贊,比如我國作家張煒、王安憶、陳忠實與莫言。其中莫言就是受到影響最大的作家。
眾所周知,莫言的作品《蛙》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這部《蛙》其實就稍帶有《百年孤獨》的影響。當然,作品本身還是莫言自己的創作風格,帶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所以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為自己童年時代所經歷的全部體驗尋找的一個完美文學歸宿。
我們不難感受到有一種極其穩定的情緒至始至終貫穿整部小說,書里對馬孔多小鎮的描寫非常接近未開發的原始森林,沒有機器的轟轟聲,水仍然是干凈的,這里的人民更多的是淳樸,小鎮好像跟世界沒有多大的關系,悄無聲息的發生,又悄無聲息的結束,一切最終都回到了原點,于是,孤獨就這么蔓延了百年。
當我們閱讀這本書時,可以作為旁觀者去看待布恩迪亞家族的故事,但更深的是作為一個數百年之后的人,穿越文字走進那個時代的拉丁美洲,再現他們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