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于2月14日,發自公號:一線教師丁爸
這兩天制作了一個微視頻《如何有效開展線上教學》,里面講到了線上學習三大痛點,其中一個痛點是有關課后作業。
現在我們的教學從線下轉到線上,課堂教學可以用直播或者視頻推送的方式解決。
作業呢?
現在看到的兩種作業形式,一種是利用一些平臺來布置作業,在平臺上布置作業的一個優勢就是平臺會自動批改,并且自動生成作業數據,教師的作業批改與反饋相對輕松。
但是在平臺上布置作業,需要線上直接答題,少了書寫的過程,而且全程平臺答題,視力也吃不消。
還有一種作業方式,就是老師群內統一布置,這段時間教材作業本也陸陸續續到了,就在作業本上做題,沒有作業本先抄一下對付一下,然后拍照上傳文本作業。
這里最大的問題,就來了,老師怎么批改與反饋作業。
我兩個班級,每天將近80張作業照片,光是批改,沒有個把小時,肯定完不成。如果有錯誤,還要批注轉發給家長,讓孩子訂正。
而現在我們的老師很多都是用這種方式,說實話我自己開始也是這樣批改,家長們實在看不下去了,說丁老師這樣批改太累人了。
好些家長就跟我說,要不丁老師,你把作業答案發上來,我們自己批改,并且錯誤標注起來,你也要反饋錯例。
不管是群里發,還是私信,很多家長都這樣跟我說。
我說行,我們試試。
后來,我和家長反復商討,大家一致覺得,還是建立學習小組,組長負責,組員自行批改。
分組的思路非常好,相當于我們把作業承包出去,把責任放回到孩子身上,作業不是放在我老師一個人身上,作業的壓力給分散了。
其實在分組自我批改的過程中,孩子的作業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那么現在,我們通過下面幾步完成作業分組管理。
1.作業分組,組長負責。
組長全是是孩子們自愿報名的。
我們基本把一個班級分成5個小組,每一個小組8人左右。
建立組長群,我在組長群發布任務,組長再一一落實。
2.作業自批,組長統計
我們除了發布空白作業,還會發布一份答案。
關于答案,組長會遲一點發送。
批注我們確定了三個維度:正確率、書寫、及時上交。
組長協同云編輯,我可以實時把控作業完成進度。
3.捆綁評價,直播反饋
每一個組員有相應的評價,整個小組也有相應的評價。
如果整個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全部上交作業,這個小組的及時上交就是2分,但是如果有一個人沒有及時上交,當然最后大家都上交了,及時完成分就只有1分。
根據數據匯總情況,每一場直播之前, 我會花幾分鐘,播報優秀小組、優秀組長、優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