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鄉,會在前天買好葦葉,糯米,黃米,在水中浸好去。昨天傍晚,在一片水聲中,一個個粽子在母親的手里跳躍出來。粽子并不是隨時能吃到的,這是一個幾乎只屬于端午的食物。(當然,如果有商鋪開張,宴請賓客,也會有粽子,家鄉方言系統里“賺”和“粽”同音。但要小很多。討一個好彩頭。)
第二天早晨一醒來,會發現腳腕和手腕上還有脖子上都系著五彩線,脖子上還有一塊小小的紅布,上系一把五色小笤帚和五顆黑豆。
走出門去,房檐下大門上都插著菖蒲艾葉桃枝。報紙上掛著和自己脖子上一樣的紅布豆子和笤帚。是的,又到端午了。
早飯過后,大鍋開始燒起,一大鍋的粽子之間,是腌了幾個月的雞蛋鴨蛋鵝蛋。時間還不長,可以白口吃,筷子扎下去紅油就冒了出來。
中午,咕嘟了一上午的鍋打開,熱氣撲過來,濃濃的粽香~就著白糖,開始粽宴[愉快]
綿軟香甜,總是讓人有著一種愜意的疲倦。所以這一天,幾乎不出屋子的。后來聽說,今天五毒發日,人不應該出游觸冒之,菖蒲艾葉桃枝五彩線……都是為了避五毒……
于是,長大后的每年端午,如在家時,都給家人系好五彩線[害羞]
曾經問鄉人“為什么要過端午啊?”鄉人答曰“避五毒也”。
后來學習,聽聞是紀念三閭大夫,又聞祭伍子胥,百般紛紜。今得見之,初,五月五為古歷歲首,故記之。所以說“端午節快樂”是沒問題的。
而后知吳楚有賽龍舟,制香囊之風。因習中醫,漸知香囊之妙,于五月初時,亦喜制之,予吾友。[愉快]今年端午,得師姐之香囊,嗅之醒神,是為學習之佳配也![害羞]謝師姐[愉快]
端午前,更舍內舊年香囊 依家鄉舊謠“五當午,插菖蒲”采菖蒲以置門,于今日食粽,美甚。
然終究還是懷念家鄉的粽子,那開鍋時熱氣騰騰的粽香,前輩說“只有離開了家鄉,才知道節日的意義,只要不少那份期待,節日的氣氛就一直都在!”如是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