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時候感覺自己像失憶了一樣,某些藏在心底的東西老是回憶不出來,若真的要寫那該是高中的老校區了吧。
? ? 我的高中有兩個校區,坐落在不同的地方,新校區在郊區,人杰地靈,有山有水的地方,高一、高二的時候就是在那度過的,后來老師說我們高三了,得全身心地投入復習中去,找個安靜的地方,于是我們就搬去了僅有高三這一個年級的老校區。老校區并不是我們所想的安靜地方,它在市中心的一個小區里,算不算什么“好地方”吧。關于對老校區的傳聞很多,據上屆學姐學長介紹,那里破爛不堪,沒有一個學校的樣子,簡直就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穿越來的老房子。果然,剛搬過去的時候,我們就聽到一陣鬼哭狼嚎。老校區確實,不知該怎么形容這塊土地。五畝大的巴掌地方,一座教學樓共五層,只要抬頭看就能發現上面裸露著青磚,陽臺上時常有積水往下滴,旁邊正對學校門口的是校長的家,在老校區那可算的上豪宅了,三層的小洋樓,粉紅色的磚砌上去,玻璃窗上貼著窗花,門口還有兩棵高大的松樹。豪宅的旁邊緊挨著一個三層的小房子,一樓食堂,二樓和三樓都是女生宿舍,共六間。女生是遠遠不止這么多的,還有些住到了教學樓的四樓五樓去了。食堂的斜對面是男生宿舍,上面卻掛著女生公寓的字樣,真該慶幸的是男女生對調了宿舍,否則那一層白墻黑瓦的小矮房子我們以為是衛生間,要是女生住那又不知道該有多少抱怨了。男生公寓前的小花池里種了兩棵楊柳樹,兩棵梔子花,柳樹暫且不說,梔子花可是我們學校唯一的花兒了,六月初的時候總會含著花朵兒,飄著香。
? ? ?我之所以對老校區的印象那么深刻不是因為離現在近,而是我在這里度過了我這生最難忘的時光。我并不認為我是一個努力讀書的學生,了就在這一年,我莫名其妙地想讀書,也許是現實所逼,也許是為了夢想。老校區里文科班居多,可真正認真念書的卻不多,我或許在這里算是個意外,每天早上是全班最早來教室上早讀的,晚上還得在宿舍寫卷子,在這近乎壓抑的生活里,我花太多時間在學習上,沒有心思去跟他們打鬧。
? ? ? 這樣的情緒持續到圣誕節,雖說是外國的節日,在我們那無聊的日子里也隆重,可能夾雜著種畢業離別的淡淡愁緒吧。我們都知道這是最后一個圣誕節,以后的以后都沒有機會再這樣相聚了。我們集體出班費讓勞動委員訂了一個蛋糕,說是一起慶祝一下,班長還在黑板上抄了首我們心照不宣的歌——北京東路的日子,直到現在我還忘不了,唱那首歌的情形。當天晚上是地理老師的晚自習,他還是我們的教導主任,看上去是一副嚴厲的樣子,其實還是挺和藹的,有時候會跟我們開開玩笑,我們集體求他給我們一節晚自習的時間,他默許了。班長喊來了班主任,我們數著一、二、三,一起唱起了歌,班主任用手機給我們拍了視頻。歌聲結束的時候,勞動委員托著蛋糕緩緩地走了上去,蛋糕上插的蓮花燈還播放著生日歌,全班相識而笑。班主任也沒忍住,淚水卻在眼圈里打轉。他說我們這是最后一次在一起過圣誕,我們是他帶過最好的學生。后來坐在第一排旁邊的女生關了教室里所有的燈,我們憑著自己的直覺走上講臺,透過窗子對面居民樓里的光,幾乎能判斷班主任在哪,抓起兩桌上的蛋糕對著他一陣狂抹,班主任要逃,不知是誰機靈地關上了門,等到打開燈的時候,全班哄堂大笑,班主任被玩的不成人樣,頭發上、臉上、棉襖上全是奶油,他捂著臉蹲著從走廊上倉皇而逃。由于鬧的動靜太大,教導主任推開窗戶,讓我們別鬧了,窗戶旁的同學用自己占滿奶油的手,拍到了教導主任的臉上,那個晚自習他就沒來過了。班上的同學互相傷害,用奶油抹同學的頭發,男生都成非主流,女生都成了瘋婆子,最悲催的是當天晚上停水了,我們都是用開水洗洗漱的,那是我在高三時光中過得最快樂的一天。
? 現在離圣誕節也近了,我才想起來我們都已散落在天涯了,去年的我們坐在同一間教室里歡呼雀躍著,今年天各一方,雖然那個老校區簡陋陳舊但它承載著我們人生中最難忘青春歲月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