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2018-2-4】
一、《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三章“閱讀的第一個層次:基礎(chǔ)閱讀”讀后感:
收獲:
? ? ?? ? ? 1、閱讀的四個階段指的是基礎(chǔ)閱讀的四個階段。小學或初中畢業(yè)就要完全掌握這四個階段了。這四個階段分別是:閱讀準備階段(小學前)、閱讀簡單讀物階段(小學一年級)、快速建立字匯階段(小學四年級)、熟練精進階段(小學畢業(yè)或初中畢業(yè))。
? ? ? ? 2、強調(diào)了閱讀準備階段的重要性,讓家長不要在這個階段搞三級跳。但后面也指出,不能過分重視閱讀的準備階段,否則很可能忽視后面三個階段。同理,如果過分重視基礎(chǔ)閱讀 這個層次,也很可能忽視其他三個層次.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度,過,猶不及。在一個階段或一個層次達標60分或至多80分的時候,就要開始學習下個階段或?qū)哟瘟恕R话闱闆r下,不要在分項上追求完美,因為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這基本意味著整體失衡。除非你的目標就是搞定那個分項。苦苦追逐一個分項,就算拿到了100分,但時間耽誤了,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其他分項可能不及格,整體也就不及格。如果每個分項都60分,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而且整體可能有70或80分。這讓我聯(lián)想到古典老師講過的二八原則,還需要再去復習。另外,他去年的書《躍遷》也列入書單。
? ? ? ?3、在基礎(chǔ)閱讀的第二個階段,有一件神奇的事情:小孩子開始領(lǐng)會到一句話的意義,這是在6、7歲之前就能表現(xiàn)出的聰明才智了。作者把這種對(文字)符號的理解力,稱做人類最驚人的聰明技巧。其實,小孩在很小大概一兩歲或者兩三歲時,就能理解很多大人的舉動,并且能很好和大人互動,比如開玩笑等,即使那個時候他還不會說話。因此,我認為,對符號的理解力只是有本可依的一種具體客觀的理解力。而對表情、肢體語言、話語等尚未形成符號的信息的理解力,這些是無本可依的另外一種意義上的理解力。而后者這種理解力不該被小覷。前者是讀懂一句話。后者是讀懂肢體語言。當然,可以把肢體語言也當作符號,如果這樣,我就同意作者觀點了。
? ? ? ? 4、基礎(chǔ)閱讀是該在小學或初中的這種初級義務教育階段就該培養(yǎng)好的能力,但就是在1970年的美國,高中教育甚至大學教育里,相當大比例的學生,基礎(chǔ)閱讀的能力都沒有達到。1950年至1970年這段時間里,為了應對相當高比例的學生中出現(xiàn)的無法有效閱讀的問題,雖然美國的高中和大學經(jīng)多努力開設了一些矯正閱讀的指導課程,但這些課程幾乎都停留在指導基礎(chǔ)閱讀能力的水平,只是把學生提升到小學和初中畢業(yè)就該達到的閱讀水平,真正教學生如何進行高層次的閱讀課程并沒有開展。而本書的重點正是教人如何進行高層次的閱讀。
? ? ? 5、高中就應該掌握分析閱讀。大學本該掌握主題閱讀。而一般大學生是要在大學畢業(yè)后三到四年的時間里才能掌握主題閱讀。對于大學畢業(yè)后上了研究生的學生,如果在研究所的四年里他還在學如何閱讀,這是教育的悲哀。本書提供的閱讀方法大多都是普通常識,可以用在高中和大學的閱讀指導課程里,目的是指導學生如何超越基礎(chǔ)閱讀進行更高層次的閱讀。
? ? ? ?6、?前兩章沒好好讀,這一章好好讀了,感覺很有邏輯性,而且前后呼應。哲學是講世界觀和方法論,那本書就是閱讀的哲學。在我國現(xiàn)階段,基礎(chǔ)閱讀的能力掌握率又有多少?至少我自己都沒掌握,這也是我自己為什么閱讀速度低下,沒法進行高層次閱讀的原因。因為基礎(chǔ)都沒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