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頂著冷雨去醫院取了我的體檢報告,結果是復查的血糖頑固性偏高。回家后她失落地告訴我,我問了醫生能不能吃蛋糕,醫生說不行。
我可愛的老媽,蛋糕是高甜,這是明知故問啊。為何偏要傻傻問一句,是因為,明天,是她的苦難日,我的生日,她心里想的是,要給我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生日,我知道。
和媽媽在一起這幾天,時時看到的是我和兒子相處的影子。她在睡前跑過來檢查我的被子,嘮叨我睡得太靠邊,被子沒掖好,滑下去一大截。有時候,她把水倒好,遞到我手邊,好心責備我每天喝的水太少。她每日細細思索做什么好吃的買什么菜,風風火火地做飯,喊我趁熱吃。早上起床,沒等我洗漱完,衣服被子已被她收拾妥當,我只管穿衣打扮。一起出門,過馬路她總會下意識地緊緊抓住我,幫我防備著來勢洶洶的車輛。我理所當然般做回了小孩,而她卻是我眼里開始跟不上節奏的老媽了。每每我聽得厭煩不想說話每每我沉著臉硬生生回應我都會被自己嚇一跳,兒子這樣對我的時候,我的心大概會呲得痛一下吧。
幾乎是命令自己,連夜調整。我和我媽有太長的時間沒有這樣朝夕相處過了。她努力撐起這個家的時候,我年少不喑世事,游離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努力營造一個小家的時候,我媽還在為生計奔波有心無力,只愿不成為我的負擔。我長大她老去的那些時日,遠遠地連接著我們的是血液里的那份無法割舍,彼此最需要陪伴的某些年月,我們始終交錯著。等到有一天,我媽緩緩放慢了腳步,我恰好上升到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我和我媽,就又重逢了。不像任何一次書信交流,不同于任何一次微信溝通,我們面對著面,是長大后的我和開始老去的我媽,要重新磨合,以成人的方式,再一次彼此適應。
我于是告訴自己,就像兒子接受我的嘮叨提醒抱怨那樣去接受我媽的愛。我媽對我,我對我兒子,細細碎碎愛的方式,其實是完整的復制+粘貼。年幼的兒子面對我那遍布瑕疵的愛時,他的眼里裝滿了包容。他回望我的眼神傳遞著無盡的信任和愛,無半點遲疑。我要做的,是好好的把另一份,復制+粘貼。
下雪了。我媽說,生我的那天也下著雪。那時的五醫沒有空調,她凍得直打哆嗦。說完,我聽見了認真模仿的牙齒碰撞牙齒的聲音。我真得感謝這個卸下堅強和倔強,像朋友更像個孩子一樣,和我說笑的媽媽。希望我能跟上她的步調,像朋友也像個孩子一樣,陪她說笑。
愛你,媽媽!
后記:去年的今天,我寫了一篇關于先生的文章。時至今日翻看,仍然覺得舒心,對他的愛和感激依然滿溢心間。寫媽媽的文章,我想了很多年,備忘錄里有起了頭卻擱置的草稿,日記里有數年前寫下的大段潦草手跡。好多的理解和愛,積在胸口,一年又一年,卻始終不能清晰表達。從昨天寫到今天,終于寫清寥寥數語,無法承載媽媽的全部,但愿能時刻提醒自己,愛,要趁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在33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