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小事尊重你
尊重這件事,不僅在于大是大非,
小處著眼,比如守時也是一種尊重。
這種尊重,證明了對方的重視,因為重視,
對方所樹立的形象,就顯得格外可靠。
比如某些愛遲到的人,除了極特殊的理由之外,遲到說白了就是一種不重視的表現,
甚至他們還會強調這是小事,你們習慣就好,
不習慣?那你需要適應我才行。
從小事所表現出的不尊重,不僅僅證明了對方看待感情的方式,
更證明了,這個人是否真的值得深交:
見微知著,看的不僅是一個人的品行,
更是看透這個人內心深處的,
高尚,還是齷齪。
二、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
言行舉止,透露了一個人內心與外在的綜合價值。
孔子說,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意思就是說,一個正直可信賴的人,說話謹慎周全,行動敏捷明確。
這并不是說做人一定要低調,一定要低到卑微,
而是要做到了,說到了,有行為證明言論,
用言論,督促行為。
古人的智慧,說破了那些虛偽者的謊言,
所以謙虛的人,往往能夠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信任,而那些只會吹牛的滔滔不絕者,
他看自己,是個神話,
別人看他,是個笑話。
沒經歷過坎坷,就暢談高山峻嶺的險惡,沒涉足過大江大河,就妄說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別人,也做不到。
所以,真正靠得住的人,都是經歷過事的人,他們謙虛,
是因為他們看的太多,做得太多。
所以他們靠得住,是因為他們的經歷,表現了他們的行為是可靠的:
而如果我們注意那些吹噓者的謊言會發現一個很有意義的規律,
吹牛,不會讓人越來越牛,
吹噓,往往越吹,越虛。
三、那些無法撼動的,都是堅持
很多文章說,人越活,越沒有底線。
因為要的多,就要突破自己,有些人是向上突破,
有些人,則是向下突破。
(事實上,向下突破的人還不少)
做人要有原則,不是什么驚濤駭浪一般的人性偉岸,
而是有底線的人,更清楚自己的價值,
事實上,底線越明確,思路越清晰,
人就是這樣,總要有一些東西能夠約束自己,
約束自己,是為了駕馭更多值得駕馭的東西,
比如財富,比如感情,比如人性,
那些突然“人設崩塌”的人,往往就是因為沒有明確自己的底線,
終于在不斷被欲望和某些可觀不可說的力量的影響下,
崩塌,還不是逐漸崩塌,而是瞬間崩塌,
而那些真正靠得住的人,看似他們守住的是底線,
事實上,他們守住的,是他們的底層邏輯,
他們有怕的事情,所以他們才知道他們該在什么時候勇敢,
他們有不能失去的東西,所以他們才知道他們該如何更好的守護,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看待事物的發展,
之所以要多換角度去看待,就是因為有些事情,
一面之緣,看不透對方真正的意圖,
多面觀察,才能知道對方背后的想法:
真正可靠的人,都活得很聰明,
世人羨慕他們的智慧,
而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所謂智慧,
離不開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