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人問我:是不是收費越高的咨詢師越好?
正常來說,按照市場的供需關系,價格越貴的東西一般都越好,一分錢一分貨嘛,這在心理咨詢領域其實也是適用的。
但是我個人認為,在心理咨詢領域,沒有所謂的最好的咨詢師,只有對你來說最適合的咨詢師。
每個咨詢師擅長的領域不同,咨詢風格也不同,咨詢師對價格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找咨詢師的時候,不要單看價格,而是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判斷一個咨詢師是否適合自己,那有一個非常好的初步篩選方法,就是看咨詢師的照片,看是否合你的眼緣,千萬不要說這是以貌取人,因為一個咨詢師的照片,呈現出的信息量非常豐富,如果呈現出來的整體信息讓你覺得很舒適,那就可以做進一步的考慮了。
然后可以接著看咨詢師的擅長領域是不是和你的訴求相吻合,看看咨詢師的自我介紹是否是你喜歡的風格,看咨詢師的個人經歷是否能給你值得信賴的感覺。
我認為,經過這些篩選,如果有一個咨詢師能得到你這些方面的認同的話,那TA基本上就是適合你的咨詢師了。
如果你千挑萬選出來的咨詢師,在第一次咨詢的時候,給你不太合拍的感覺,我個人的建議書可以再嘗試一兩次,因為信任感是需要時間去建立的。
但如果經歷了3次咨詢,還是覺得不合拍,不匹配,那還是換一個咨詢師吧,事不過三嘛。
知道如何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咨詢師的方法以后,就會有人問:要做幾次心理咨詢才能解決來訪訴求?
一般來說,每次咨詢的時間是50-60分鐘,首次咨詢因為要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咨詢時間可能會相應延長一些。
一般的咨詢頻次是一周一次,不過也會根據來訪者和咨詢師雙方的實際情況來定。
關于咨詢次數的問題,來訪者訴求不同,嚴重程度不同,改變欲望不同,自我開發程度不同,咨詢師流派不同,咨訪雙方契合度不同,咨詢次數也會不同。
如果要總結出一些比較共性的規律的話,那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種情況:
如果只是想做決策類的咨詢,那可能一兩次就解決了。
如果是其他問題,一般來說至少三次以上。
第一次主要是了解基本情況,第二次會涉及到具體的訴求解決,倘若進展非常順利,那第三次可以做咨詢總結,注意,“三次”這個次數是非常順利的情況才能實現。
如果是心理障礙,程度較輕的三個月左右,程度較重的六個月及以上,程度非常嚴重的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如果咨詢師是精神分析流派的,長程咨詢可能需要上百次甚至數百次,甚至數十年的也有。
當然如果能長期堅持做心理咨詢,那來訪者能獲得的成長也是非常巨大的,因為接受過有效心理咨詢的人一般都會明白,心理咨詢,并非一定要有心理出現問題才能去做,好的心理咨詢師,能給來訪者力量,讓來訪者得到快速健康的成長,而來訪者的成長本身又能反哺給咨詢師,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很多事情,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尤其這個旁觀者是優秀的咨詢師的時候,效果會更驚人。
很可能來訪者自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想明白的事情,經過咨詢師的點撥,一兩次咨詢后來訪者就能看清楚自己的所思所想了。
我是明月,每天堅持做原創,可愛勤勞的心理咨詢師一枚,既然有緣相遇,關注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