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最近在讀一本書,名字叫《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是有美國的加里.凱勒,杰伊.帕帕森寫的,有張寶文翻譯而來。這本書是確實值得細細品味、回味的,它顛覆了我過去的認知,提高并迭代了我以往的認知水平,讓我對自己,對事實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
在過去,我的認知世界里就認為:
第一,自己感覺要處理的事情都比較重要。
第二,自己希望遇到多件事的時候能同時處理了,解決了,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提高了效率。
第三,自己往往意志力不夠堅定,三分鐘的熱情高漲猶如一把熊熊燃燒的烈火一般,但沒過多長時間就歇菜了,而意志力自己又認為是可以掌控的。
第四,總是希望自己更加自律,這樣可以規律性地生活來去做事情。
第五,無論遇到什么情況,自己希望均衡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六,大即不佳。
如果現在我還是認為這六種情況依然是正確的,那么就意味著我在錯誤的方向上或者認識上已經行走了近30年的時光,想想這些是多么可怕而且可惜。
其實,這六種情況是指向錯誤的,它們有很強的誤導性,是阻礙我們通往成功之路的障礙。總的來說,時間終究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我們不可能每件事都做了,都做成功了,因為若要達到世俗所謂的成功,那么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投入足夠的時間,而且在這個時間的過程中,自己還必須要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為自己做的事做好充分準備,那么自己如果還要再做其他的事情,那投入到其他事情上的時間就會減少,所以我們不可能事事都能做到完美,而若要盡可能做好,那肯定需要找到關鍵點,這個關鍵點就是選屬于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去做,而最重要的事就只有一件,就好像多米諾效應一樣,最重要的事其實就是像推到第一個骨牌,接下來只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了,做對了,做成功了,那么再做其他事情像一個個骨牌似的迎刃而解,只因為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生活就是一個尋求平衡的過程,其實我們一直在致力于調節平衡的過程中,所以一旦自己確定了最重要的是什么事情的時候,那么就不可能同時去做兩件事情甚至更多,這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舍得”。聚焦自己的終極目標,也要聚焦當下最重要的目標,因為現在做的所有都是圍繞終極目標而奮斗。
聚焦目標也就是擺脫過去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須立馬去做的事情,專注于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當然我們專注于最重要的事情,這需要我們有強大的意志力,而要去征服意志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使用它,沒有之一,所以一定要養成一個好習慣,這個好習慣也是去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你的終極目標,一定要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去實現。有關研究表明,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評論需要66天,少的情況下需要18天,多則需要254天。自己的生活中,家庭,家人,朋友,誠信等需要各方面兼顧到,不能因一方面而長時間忽略另外的這是萬萬不可以的;工作中需要優先處理重中之重的,然后再去做不緊急的,把工作當成一門技術或者學問去做,這樣對于工作會有樂趣興趣去鉆研,工作也會做的更加得心應手,將來極有可能成為一名佼佼者。
選擇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去做,為這件事情去養成一個好習慣,這是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秘訣所在,自己還有太多太多的去補充成功養分,這也是自己看完以后的一點點心得,如果您也有想法,希望我們共同探討,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