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感覺大家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我要跟另一半聊什么?這個現象很有趣,認識階段大家會問,我怎么去搭訕。熟悉階段大家會問該說些什么讓對方喜歡我?即使成為戀人了,大家還是在問該聊什么?
其實技巧大家都看了不少了,技巧不缺難道是缺少知識嗎?
也不是,因為大家最起碼都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就算是只看了9年的教科書,那知識面也很豐富了。
駕駛技術有了,駕駛的規則也懂了,不會開車,為啥呢?沒有發動機,你缺少了核心的驅動部件。那么聊天話術也是一樣,你光有技巧和知識是不夠的,因為你缺少話術的思維。
不少學員就有過反應,有時候聊天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聊什么。更有甚者,在對目標對象聊天的時候,沒話找話說,既莫名其妙的給自己挖了坑,又拉低了自己的價值。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聊天的思維。
什么叫做沒有聊天的思維。
講個例子:
女:好想要一個溫暖的抱抱。
男:這幾天北京不冷啊。(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女:我有點冷。
男:拉著女生繞著操場跑了幾圈。
再講個女生的例子;
男:我現在很喜歡你,但是要是我家人接受不了你的話,那可就不怪我了。聽完這句話,有些糊涂的女生很可能就會做出各種討好他家人的準備,但是其實這句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我已經跟你說過有可能我們不能在一起了,風險我已經說過了,如果你還要跟我在一起,以后要是分開的話,那就只能怪你自己咯。
如果你要是聽得懂這句話,應該轉身,離開,心中默念,滾你媽的。
缺少話術的思維,一方面,是聽不懂別人說什么,要么就是被騙,要么就是回答不到點子上,讓對方覺得自己不在一個節奏上面。
另一方面,就是說話沒有邏輯,讓別人抓不住自己的重點,更別說使用曖昧升級,共情等高級的技巧了。
舉個調情的例子吧:
男生女生互有好感,關系進展到準備見男方父母,但是沒有發生親密關系。
聊天中,男生給女生發了句“嘴油不油,你得嘗過才知道。”
但時女生就有點迷茫了,不知道該怎么回,過分熱情吧,顯得自己輕浮,如果硬邦邦的拒絕吧,又顯得不懂風情。
當時給出的答案是“我喜歡吃孜然味的,炸一炸就知道味道怎么樣了。”
這個回答,既不對抗,又不輕浮,還起到了打情罵俏的效果。
我們來看看這句話回答的思維,
第一步是理解對方的話語:“嘴油不油,你得嘗過才知道。”這句話的本意就是調情
為什么呢,因為帶有淺層次的性暗示,目的是拉升關系,調動情緒,也可以分析出對方的情商比較高。
第二步:我們要做出針對性的措施,就是怎么辦?如果我們的反應過于熱情,比方說回“好啊”或者簡單的“討厭”什么的,那么很可能就落入對方的框架里,這樣就會顯得你的框架太弱,以后很可能要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如果直接拒絕對方,會顯得自己不懂風情,浪費了一次跟對方拉升關系的契機。
所以我們的答案要達到兩個效果,一個是繼續跟對方調情拉升關系,另一方面是建立自己的框架,讓對方被我們引導著。
所以我們確定了思路,我們的答案要告訴對方我們是愿意品嘗對方的嘴唇的,但是得按照我們的規矩來,最終我是這么幫助學員回答的”我喜歡吃孜然味的,炸一炸就知道味道怎么樣了。”這個答案既延續了調情的氛圍,又建立了自己的框架。
從上面這個例子里,我們可以看出聊天是需要分析思維的,在這里我們把這種思維叫做話術思維,大家再觀察下,剛剛我們分析里面的幾個關鍵詞:“框架”;“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框架”是一種形象的稱謂,通俗一點說就是格局,在情感領域是用來描述男性和女性的地位狀態的。下面舉個例子。
(1)你跟潛在的交往對象說,你對另一半的要求是會做菜,而且婚后必須做菜。這就是你的一個框架,如果對方答應的話,就說明他/她默認了你的框架。
(2)比方說你跟追求的男性對象說,“我的另一半必須得對我好。”如果他認可了你這個框架之后,他很可能會用對你好的方式追求你。
當然,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框架,像剛剛我們那個對話里就是隱性的框架,在還沒有成為男女朋友之前,對方說出這種尺度的語句,如果我們直接應答的話就落入了對方的框架,之后很有可能就被對方給掌握主動權了,所以我們的話術一定要注意框架。
“是什么”這個概念,也是話術思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我們分析對手話術的時候的第一步就是給對手的話術定性。
Eg1:”我現在很喜歡你,但是要是我家人接受不了你的話,那可就不怪我了”,這句話我們給它的定性就是“借口”,既然知道是借口我們就知道該做出什么樣的反饋。
Eg2:對方發個“在干嘛”給你,表面上是再問你干嘛,其實定性的話就是在關心你在干嘛,如果傻傻的回答在干什么是一種邏輯層面的對話,會顯得沒有那么的有情趣,但是如果我定性之后就可以回答“想我了就直說”。
有時候對手的話會非常的長,給我們反應的時間也比較緊迫,所以聽到對手的話我們就得先給他們的話定性,也就是確定“是什么”。
“為什么”同樣是話術思維里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這句話可以判斷出對方言語背后的目的,判斷出對方的目的,方便我們捕捉對手的想法還有漏洞,方便我們做出相應的回答。
再來分析下前面講的那個例子,“嘴油不油,你得嘗過才知道。”對手為什么說這句話呢?因為他們關系處于曖昧階段,但是又沒有到男女朋友的階段,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就得升級,升級的話用這種雙關的話來刺探女生是非常合適的。
再舉一個例子,往往對方說“我去洗澡了。”對方為什么說這句話呢,大體上有兩種可能,一種真的是去洗澡了,另一種很可能不大想跟你聊了。當然不管對方是什么動機說了這樣的話,如果這個時候還想待會對方繼續跟你聊的話,必須從調動情緒的角度來溝通,可以這么回“畫面太美,不敢想象。”這樣既跟對方的話是同一個頻道,同時又是一種淺淺的調情,對于調動情緒效果比較好。
“怎么辦”是話術思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模塊,不僅在追求階段有效果,在長期關系的交往當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樣我們下面舉幾個例子。
Eg:“我感冒了。”這是一個很知名的梗了,大家其實都知道,最被討厭的的答案是“多喝水。”,最受喜歡的答案是“開門”。同樣都是怎么辦,為什么待遇卻千差萬別呢?因為前者只是語言上的,后者是行動上的,行動總是比語言更加有力。
在這補充一個問題,要是你們異地呢,對方發消息給你說“我感冒了”?
用上面我的學的方法來分析下,這句話的本質其實是“求安慰”。那么對方為什么要發這句話呢,因為對方是希望能夠獲得情緒上或者行為上慰藉,但是我們現在有個限定的條件就是“異地”,所以我們最優的方案是提供情緒上的安慰,下面用完整的對話顯示整個流程。
女:我感冒了
男:開門
女:騙人
男:一下子就被你看穿了,我喜歡,來,啵一個
這樣回答就提供了情緒上的價值,那如果我們想讓女孩子更加感動一點呢?簡單,楚淮老師的做法就是找到女孩子所在地的同城快遞,付費讓他們到本地的藥店買個感冒藥給女孩子送過去。
你,學會了嗎?
想要學習更多的戀愛技巧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哦:chuhuai1
作者:情感咨詢師楚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