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讓你印象深刻的活動中選出一個,進行深入分析,節日的活動怎么做。
注:新媒體類的公眾號策劃一個結合節日的熱點文章,也屬于節日運營。
本篇作業分為兩部分:
一.節日活動熱文分析; 二.收集活動經驗
一.節日活動熱文分析
之前很少從頭到尾詳細的追過一個節日策劃,平時也經常留意各家的活動,但僅限于主題文案,活動玩法,頁面交互這三個最表象的東西,錯過了很多東西。
本次作業需要平時的積累,因為之前的工作沒到位(第二部分我會寫下補救措施),所以本文我找到案例是三節課老黃寫的盤點各家高考動作的文章(http://t.cn/R5iBKan),借此文我也總結下分析活動的方法。
高考是中國人特有的一個“節日”,文章首發于高考結束后兩天,也算是一個【節日運營】
正文:
先梳理文章結構:
簡述“借勢”好處——引入最近的“勢”和借勢方——把“借勢方”分為3類——分別舉例描述3類借勢方——廣告調研
文章的核心是對第2類,尤其是第3類借勢方的描述。我直奔主題總結下2,3類的產品。
1.(第二類中規中矩型)作業幫
老黃評價:他們策劃過至少4個關于高考的活動,但是都比較常規,且活動目的偏維護老用戶。唯一一個比較有亮點的活動是“全民寫高考作文”,但是沒有精益運營,參賽者很水
經驗:
A.有時候,連續搞上十幾個六七十分的活動,反倒不如畢其功于一役,只專注做好一個90分的活動,做事不能為了做事而作,謀定而后動更好些
B.活動目標可以更加積極一點,不僅要照顧好老用戶,對拉新最好能有帶動
C.一個可能有爆點的活動應該做好精益運營,包括活動規則的制定,范例的展示,對外的宣傳,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多點可優化
2.(第二類中規中矩型)學而思網校&家長幫&新東方在線
老黃評價:都及時上線了“高考真題解析”,主要還是面向老用戶,而且并沒有推?!炯议L幫】社群主推的帖子沒火,論壇比較熱的帖子,沒有給足曝光
經驗:
A.“高考真題解析”這么重要,干貨,有爆點的內容完全可以用的拉新來,只維護老用戶似乎有點浪費資源;
B.對于主推的內容需要運營隨時來維護,優化;對于已經比較火的內容應該主動增加曝光
3.(第三類重兵投入型)芥末堆
老黃評價:芥末堆采用直播方式解讀,呈現,報道高考,立意新穎;但是針對的目標群體不明確,既有面向普通大眾的新聞,又有面向行業的大數據,混雜在一起比較混亂;做這種直播類的專題,運營沒有持續不斷的制造話題和互動,所以最終活動沒有引爆;芥末堆團隊在許多東西沒想好的時候就倉促上項目,前期沒有充分準備
經驗:
A.一個熟悉活動,熱點,如果用比較新穎的方式來展現,往往很受歡迎
B.做活動,做內容必須要確定目標用戶,所有內容都是圍繞他們產生
C.一個活動上線后還應該持續來制造話題,不斷引爆,而不是上線就了事
4.(第三類重兵投入型)學霸君
老黃評價:
(1)快;高考第一天下午就上線“真題解析”
(2)便捷;發揮手機端優勢,可即時查分
(3)造勢&抱大腿;跟小米合作,支持掃一掃獲得解析
經驗:
A.唯快不破,借勢,做活動必須反應快
B.為用戶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解決方法至關重要
C.活動有很多新鮮玩法可以嘗試,也可以跟其他產品一起玩
5.(第三類重兵投入型)猿題庫
猿題庫做了一個“高考閃電估分”的活動,特別剛需,很能抓住高考生的心,但是上線時間稍稍滯后(考試結束后才上的線),所以效果相對來說不是太好
6.(第三類重兵投入型)百度文庫
老黃評價:
(1)準備充分;早在4月百度文庫就已在站內上線了高考系列專題
(2)早預熱;高考前,已經為估分系統預熱
(3)即時性極強;高考開始后,活動頁面則開啟了實時更新——以精確到分鐘的速度,為用戶在高考結束后第一時間提供完整的題庫和估分服務
(4)借勢推了新產品“百度高考”
經驗:
A.活動之前必須提早準備 ,例如現在就可以策劃如何借勢“雙11”
B.一個活動可以適當塑造緊迫感;
二.收集活動的經驗
1.提前:對于熱點,節日的活動收集,必須趁早,熱點剛冒出的時候,節日前半個月,就應該開始觀察產品的動作(怎么宣傳,在哪宣傳,宣傳文案,宣傳圖片)
2.走流程:跟著一個活動全部走下,先梳理流程,再分析各個環節的亮點
3.縱向對比:在一個產品里,看他對某一事件,節日,熱點用了哪些手段
4.橫向對比:看看他的競品是怎么玩的
5.怎樣結合到我自己的產品里,或是對我有什么借鑒意義(包括活動玩法,甚至海報,文案,引言等)
6.記下來,發到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