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雖然只有3歲多,但是體重達到了40斤,有時帶她出去玩,她很想我抱她。開始的時候她會說:“爸爸抱我”,由于她很重,我不會每次都滿足她的要求,有時會殘忍拒絕。最近,我發現她想讓我抱的時候會說:“爸爸,我走的慢,我好累”,起初我沒太在意,還感覺挺有趣的,這小孩竟然有這種小心思,真是人小鬼大。后來,我發現,這事兒一點都不有趣,這就是在說謊,明明是想抱,竟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說謊。當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后,我隨即跟她溝通了一下,我很嚴肅誠懇地說:“朵朵,以后如果想抱,就直接說要抱抱,爸爸會答應你,不許再說累或者走的慢”。
小孩子會說慌,100%是受大人的影響,如果家長們覺得委屈,請繼續看下去。
小孩子跟大人學會了撒謊,雖然朵朵40斤,但是我絕對可以抱起來,但是我跟她撒謊說“抱不動”;大人經常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說謊,電視劇就要開始了,可是孩子正在看動畫片,大人會說:“別看了,眼睛都看壞了”,然后自己看了起來;在公司、在家里,大人的謊言無處不在,孩子學會了撒謊一點都不奇怪。
小孩子因為懼怕而撒謊,有些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秀肌肉,用威權去管教孩子,簡直把自己當上帝。對待孩子總是去做這個,做那個,這個不許做,那個不許做,從來不關心孩子想什么。孩子沒按照自己的意思做,或者出了錯,不是罵就是打,這樣的孩子必然喪失安全感。比如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了,他會說是鄰居家的貓干的。因為他懼怕,實話實說是會被“教育”的,為了尋找安全,他就選擇撒謊,因為謊言避免了懲罰,習慣性撒謊就是這種惡性循環造成的。
小孩子因為得不到滿足而撒謊,還是抱抱的例子,需要抱的的時候得不到我的回應,她就用謊言來試探,一旦成功,她就相信了謊言的控制力。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這種需求大多源于內心的愿望,面對孩子的需求時,試著去順應孩子的心理,不要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當然,也并不是說滿足孩子的無限度的需求,客觀上無法滿足的請跟孩子坦誠交代,主觀上不想滿足也說明自己的理由(不能欺騙),你的誠實,孩子也會理解。
說真的,想一輩子不說謊真的很難,但是一輩子都做簡單的事,那這一輩子還有什么意義呢?不說謊的難度與謊言所帶來的危害相比,孰輕孰重,我相信各自心中都有一桿秤。對于朋友而言,沒有信任就談不上友誼,沒有誠實也就談不上信任。我會用這個公眾號去踐行自己的誠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