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沒看書了,前兩天看完了《人性的弱點》感覺受益匪淺,覺得很適合脾氣不好的老爸,于是推薦給我爸。我爸接過書翻了一下就去了另一個房間,我跟過去看到房門半掩,他在門后找什么東西。等了半天,他拿出一本《柏楊妙語》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像一個小孩子找到寶貝似的。他說這本書很有意思,我以為他也要推薦一本書給我。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沒有把書遞給我,而是翻開書念了起來,變成了一個“朗讀者”。我以為他讀一段就完了吧,誰想他越讀越興奮,根本停不下來,讀到精彩處就笑了起來回味一下,而我們此時還站在亂糟糟的廚房里。這個場景真的很怪異,至少我從沒見過這樣的他。后來我媽過來過去嫌我倆礙事,他就說:“走,到客廳里看”。然后坐在沙發(fā)上繼續(xù)一頁一頁的讀,邊讀邊夸作者。這時午后陽光正好,打在書上和他的身上,感覺時間仿佛靜止了。
? 這樣的場景在知識分子的家庭也許很常見,但我爸不是。他文化程度不高,技校畢業(yè),是一名普通的電工,說話時有時會說錯字的發(fā)音,我經常笑話他。自打我記事以來很少看到他買書,除了一些專業(yè)技能方面的,每天晚上就是抱著電腦看軍事網站和抗日神劇。沒想到年輕時的他也是一枚喜歡讀書的文藝青年,家里有不少上個世紀他買的書。跟他比起來,我倒成了不愛讀書的年輕人,實在是慚愧。讀書真的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