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談談生活中,那些我真切的,感受到的對于女孩的“惡意”。這些惡意在原來涉世未深的我眼里只會發生在電視劇里,現在卻時時刻刻發生在我的身邊,這也算是讓我“品一品”什么叫藝術來源于生活。我原以為,對于女性的惡意,大多會來自于男性,但最令人費解的是對于女孩的“惡意”,大部分也來自于女性。如果讓我形容一下的話,就是同性相斥。
追溯惡意的源頭,在我看來就是嫉妒。嫉妒實在是潘多拉魔盒里放出來的,最令人感到不快的魔鬼,他總是煽動著人們的情緒。看見漂亮的女孩,她的身后總會有種種非議她的言論,緊隨其后。看見事業有成的女性,有人會出來抨擊她沒有享受過生兒育女的幸福。她們總會有各種雙標言論,一方面企圖說服別人,一方面在心里說服自己。
我最害怕的就是,她們以過來人的口吻去勸每個女孩,去結婚,去生孩子,去做全職太太。因為在我看來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不論誰主內主外都要共同承擔生活的苦澀。女性不論選擇結婚還是不結婚都是她的個人自由,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雖然時代在進步,但是在一小部分人眼里,與其事業有成不如家庭美滿兒女雙全,在他們眼里女性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完全來源于對于男權的附屬。這在我看來十分的可笑,在每個人努力奮斗就能擁有美好未來的今天,還有人寄希望于他人身上。我不否認有些人嫁的好,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她們之所以嫁的好難道不是因為門當戶對,旗鼓相當,她們并不是老天爺隨機抽取的幸運觀眾。
我以為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會把“重男輕女”這種思想牢牢的碾壓在車轱轆之下,但是我想的太多了。在很多“女性”眼里生兒子依舊是一件大事,農耕時代遺留下來的糟粕想法,依舊代代相傳。大多女性之所以不愿意留在所謂的家鄉,就是因為她們并不想讓那些“舊女性”的閑言碎語捆綁住手腳。
關于“打扮”,女孩愛美或者不愛美都是每個人自己選擇的權利,你不能因為她愛打扮就說,這個女孩是個壞女孩。也不能因為這個女孩不愛打扮,就說,這個女孩土的掉渣。以貌取人就像管中窺豹,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因為土的掉渣而被下種種定義,有些曾經不會有的感悟,真的是要多接觸社會才會得到。
既然寫到這,我還想談談每個人對于同一句話的不同看法。由于眼界,生活環境,成長環境,人際交往方式的不同,每個人的想法也是千差萬別的。也許在一部分人看來,那些舉著反例勸你恣意而活的我,才是真正的壞人。因為涉世未深,所以才張嘴就來。那些過來人,勸你嫁個好人家沒錯,但是她勸你放棄自己的生活就是不對的。我們來人事走一遭卻活在別人的閑言碎語里,這些無形的外在壓力,就像佛祖封印孫悟空的物質上,讓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背著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