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讀到一首詩:
我通過這句詩,找到了希梅內斯,找到了這本《生與死的故事》。2019讀 #31。
《生與死的故事》是西班牙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希梅內斯的作品。
書里作者分了四個部分:有關孩童故事的 “金色年代”,對眾生的感知的 “慈悲的肩膀(友善的手)”,一幕幕生活的短小片段和生命感知的 “所謂長故事”,以及關于思考的 “自然的罪行”。
我一直覺得 “散文詩” 這個文體很別扭,但是讀完了這本《生與死的故事》我才體會到什么是 “散文詩”——這本書就是一部講述生生命故事的散文詩。
這本書由一個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一段段內心獨白的吶喊構成。讀著讀著,讀著讀著,容易陷入到作者編織的世界中,遇見一個個陌生又冷漠的景象,平凡又奇特的描寫,構成了希梅內斯對“生與死的故事”最真實的記錄。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Juan Ramon Jimenez,1881–1958年),西班牙詩人。
195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西班牙作家胡安·拉蒙·希梅內斯的作品在中國并不多見,最廣為大家所知的應該是他的童話作品《小毛驢和我》(有些翻譯為《小銀與我》)。
有人評價希梅內斯是 “作家中的作家,詩人中的詩人”。這本《生與死的故事》雖然不是詩人的代表作,但是也處處體現著詩人的無限的想象力和充滿回味的詩意。
作者的第一部分叫 “金色年代”,描寫的是童年這一人生中最美好、最發光的年代——“金色年代”。
喜歡蝴蝶的瑪麗琳、可憐的男孩杰倫尼塔、年輕的乞丐莎蘿、有著藍色臉孔的馬克斯,還有很多諸如賣報、賣香蕉等不知姓名的孩童……等等,詩人卻將 “死亡” 與這些孩童聯系起來。
似乎作者寫的也不是 “金色年代”,更似是 “灰色年代”。
其實這整本書,“生”與 “死” 一直是最重要的主題。
書里描寫的所有人、所有風景、所有靜物,你都有一種感覺,什么東西都是干干凈凈的。孩童、陽光、落葉、河流,還有各種各樣的人,詩人都賦予了他們生命的意義。
這就是詩人的 “無上詩意”。既寫了生的平靜與安然,又襯托出了死的祥和與自然。在這本書里,“生”與 “死”不是生命的兩面,而是生命的一體。
這本書并不是詩集,我卻一直稱呼作者為 “詩人”,意何為? 只因為這本書需要像讀詩一樣,一字、一行、慢慢細嚼,讀出聲音,才能體會作者神奇、神秘的味道。
?
詩人最獨特的交流方式,是高度的抽象化語言。這本詩化的散文也是充斥著大量抽象的詩意。
希梅內斯的詩歌意象繁復,筆觸深雋。但是讀者卻感受不到詩的距離,就像大自然的聲音在你耳邊低語。
比如我最喜歡的希梅內斯的這首詩——
這本《生與死的故事》同樣風格,雖然詩人描繪了如此繁多的意向,但是卻不遙遠。
這本書十分易讀,但值得慢慢讀。盡管翻譯不盡如人意,但是還是能從作者描繪的意向中感受到那份詩意。
End
公眾號ID : Dove_book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