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說:“人品越好,朋友越少,人越踏實,混得越差,心越善良,苦難越多,做得越對,活得越累。這個世.上從不缺叢林法則,缺的是公正。現實告訴我們,做個好人難,做個老實人更難,這就是人類的悲哀。
生活是大雜燴,人情世故是修煉場。善良要有度,否則別人以為你好欺負;真誠要給對的人,不然會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傷痕累累。總有一些人把你的好心當成了惡念。
有的人當面吹捧背后咀咒;有的人相逢微笑轉身捅刀。復雜的社會,人心是最難看透的,善良有時候-毛不值,越善良的人越不被善待。
王朔說:“我們身邊總有--群毫無血性的陰陽人,對上級,他當狗;對下級,他當狼;對同級,他當鬼。這種人卻被稱為'高情商’。”
這種人往往在單位混得風生水起,多少善良也捂不熱。如果我們看不慣,就可以選擇不入眼,如果能打造自己視而不見的態度,也是一種職場能力。
楊絳說“人這一輩子,不會騙人、不會哄人,不會演戲,不會玩套路,你在社會,上將寸步難行,活得無比痛苦。不管和誰相處,你都是真心實意的,你將會傷痕累累。”
先生的這番話猶如醍醐灌頂,做人就是要有心機,做事要有手段,謀事先謀人。人性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有共同利益的時候,人性就是善的,大家都好說話,有競爭的時候,人性就是惡的,拼死拼活誰也不相讓。
不要讓你的善良被別人看成是軟弱,君子死于耿直,能答應別人的事,千萬別那么爽快;拒絕別人的時候,要干脆,別拖泥帶水!否則別人只會得寸進尺,變本加厲地欺負你。
“斗米養恩,石米養仇”,如果別人在危難的時候,你給他很小的幫助,他或許會感激你。如果給人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習慣性的依賴,覺得一切理所當然,一旦停止幫助,反而會讓人忌恨。
人際交往的本質就是等價交換,關鍵時刻不要指望那些酒肉朋友,也不必用心維護朋友圈,只要你的價值還在,這些人就散不了。
在人際交往中,并不是付出得越多越好。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何讓你的付出,能真正地幫到別人,同時也不委屈自己- -味遷就別人,這是一門值得一輩子學習的生活藝術!
把心修好,把人處好,學會變通,這才是大智慧。才能在自己的世界自由自在,在他人的世界里進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