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正式上課還有兩天半。
我想,還會有多少人這樣計算著時間的到來和流逝。這樣的生活是絕望和可怕的。我依稀記得高三時候的那句話: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啊,像一朵不凋零的花。想法和現實的差距總是可望不可即。
“來到這,你有沒有覺得很絕望?”本科的一個學姐無奈著。
我又該如何回答。人生的每一個選擇不應該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并且抱著強大的信念去實施的么?為什么還會有這樣強烈的后悔感?即使我現在的感受要比學姐的感覺強上一百倍甚至是一千倍,卻還要強忍著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
人生中的最后一個學府,我應該好好享受知識帶來的快感,痛并且快樂著。
學校有著濃厚的人文底蘊和歷史淵源,高大的建筑,精美的小洋房,這是北校區。南校區白瓷水泥路,破舊的操場,簡單的食堂,這就是我所在的校區。兩個禮拜的新生教育,希拉的排著學術講座和各種會議,語不驚人,總結出來的無外乎是同樣的一句話:靠自己。
靠自己。
這三個詞,在本科階段發揮的淋漓盡致,以至于現在強大的內心感受不到一點的波瀾。導師的見面,副導師的研究,似乎可以激起我很大的興趣,本科階段打下的基礎,讓我對這些理論感到并不陌生,但是研究生階段的散養政策,讓我一時沒了適應。這讓我想起當時的建模培訓,老師定的規矩,能偷懶則偷懶,能規避就規避,現在的研究學習還會重蹈那時的覆轍么?
只是,我又是幸運的。
填錯志愿的我,經過一系列的波折,改回了我的志愿,又能選上導師,這點我是幸運的。本科輔導員勸我調劑學碩,我又有了可以跟著交大博士學習的機會,這點我是幸運的。導師制訂了最新的培養計劃,希望我可以好好研究學術,直升交大的博士,這點我是幸運的。
只是,我又是迷茫的。
如果當時進入了我理想中的學府,我會做怎樣的選擇呢?我不敢肯定。只是現在的我,躊躇于就業還是繼續深造,我不知道該做怎樣的選擇,兩年的時光太短了,制定怎樣的計劃都趕不上時間的步伐。我曾嘗試和每個不一樣的人去聊相同的問題,自然得到的是不一樣的回答。師傅的人生是用攝像機去描繪這個世界,再用理想的畫筆去處理他眼中看到的那個世界。汪班長的人生是想通過他的雙手去制造一個電子的時代,他想把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找一份好工作是他最終的目標,并且他離夢想越來越近。女性朋友的人生是去適應另一半的事業,并且能擁有自己的事業。男性朋友的人生是做好現在的工作,建立一個自己的小家庭。那我呢?
“魔都”上海,這個“魔”字是因為上海擁有著吸引無數人的魔力嗎?從一滴兩滴到綿綿細雨,到現在的小雨,上海的氣候和南通一樣,很難用天氣預報去衡量。
從校外沖回學校,想到無論是多快的步數,淋到的是同樣量的雨,心情突然輕松很多。放慢腳步,肆意的走在雨中。旁邊走過一女生,可能是耳機質量不太好,我聽到了她所放的音樂,是英語聽力。心像是被觸動一般,我該這么存在。
從沒有誰可以懷疑你夢想的存在,也沒有誰可以衡量你夢想的重量,現實是赤裸的,但努力是現實的。也許目標可以有無數個起點,也可以有無數個方向,甚至是可以有不一樣的路程,但最后的結果是一樣的。
想到這里,自是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