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來長沙三次,卻都是因為公務,匆忙中沒有可以支配的時間去走走看看。這次,我想做一次長沙市內游的訪客。
一、岳麓書院
提起長沙,除了名震天下的領?毛澤東,岳麓書院則是我一直想去瀏覽的地方。作為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且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坐落于岳麓山下的書院雖然歷經千年,重修多次,依舊可以感知到它曾經的模樣。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由官府捐資興建,正式創立岳麓書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御筆賜書“岳麓書院”四字門額。歷經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書院與湖南省城大學堂合并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沿用書院舊址。民國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學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學,仍就書院基址擴建至今。
岳麓書院內設有文廟,并有根雕木雕作品展館,那些精美逼真的雕刻很值得一看。
與書院緊鄰著還有“中國書院博物館”,里面有許多歷史文化書籍展品及書院模型。很欽佩過去文人對書的珍惜與愛護,或以木質箱或以竹編箱放置書本。相比當下,那時的書生才是真正的讀書人。
二、橘子洲頭
橘子洲頭位于市區湘江江心,與岳麓山相隔不遠,是湘江下游眾多沖積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洲,形成于晉惠帝永興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形狀是一個長島,被譽為“中國第一洲”。宋肖大經的《肖夏詩》譽稱橘洲為“小蓬萊”。偉人毛澤東曾有著名詩詞【沁園春·長沙】贊美橘子洲頭之美。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橘子洲頭現為開放免費景區,入園可購買觀光旅游車票(20元/人)。園內有一個巨大的雕塑—年青的毛澤東。由于來此,正逢大雨磅礴,未能步行慢游,也是一個缺憾。
三、太平老街
太平街,現在是一條非常熱鬧的街市,想起了成都的錦里。行走古街,依然能捕捉到石牌坊、麻石路、封火墻、古戲臺這些標志性古建所帶來的古典視覺沖擊,在大大小小的店鋪里,更多的是領略到一種歷史積淀所散發的文氣與韻味。
說起太平老街,不得不提起賈誼。賈誼,西漢杰出政治家、文學家,曾任長沙最高領導,與屈原為摯友。其故居保存于太平街內,現對外免費開放(只需提供身份證即可)。賈誼故居從明朝成化元年以來就是祠宅合一的格局。現在的祠匾是趙樸初先生最后的墨跡,祠兩邊均是清朝時湖南巡撫所寫。在多年歷史中,湖南人民對賈誼故居維修和重建了100余次。
四、坡子街
與太平老街隔著一條交通干道的便是坡子街。據清同治《善化縣志》記載,此街以地勢坡度大而得名。坡子街在舊時分三部分:上坡子街、下坡子街、橫坡子街。上坡子街地勢較平坦;下坡子街,坡度較大,騎自行車不論上下,大都推著走。橫坡子街,則是上坡子街中部向南伸出的一條小街,約三百米,與坡子街成T形,故名橫坡子街。三條坡子街各有其特點。現如今,舊的坡子街已經消失。
據文獻記載:1904年7月,長沙開埠,長沙沿江地段“準各輪商指明租用”。開埠不久,就有日、英、德、意等國商人在坡子街小西門至大西門一帶開設洋行17家。到民國初年,位處小西門的洋行有日本鹽川、大石、小嶺、金泉洋行,德國謙信、多福洋行以及意大利義信洋行等10多家。外國洋行的活動破壞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破壞了小型分散的手工業經濟,但從客觀上促進了長沙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
現在的坡子街,最熱鬧的莫過于“火宮殿”,它的存在,已經不再是因為往昔輝煌的廟堂,而是因為它成為了所有知名的湖南小吃的集中之地。
到長沙,在老街,隨處可見臭豆腐,一些老店的門口,也總是排著長長的吃客們。
如果說,云南的辣椒是干辣,那么湖南的辣椒真的很火辣。作為異鄉人,既貪嘴,又要在吃后抱著肚子叫痛。
溫馨提醒:
岳麓書院門票成人50元,學生半價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