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來做志愿者之前,我以為服務他人再簡單點指路這件小事能有多難。
然而,隨著志愿工作的多次進行以后,我發現事情并不是這么簡單。
在南博做志愿者有兩個主要作用,一個是指引,例如游客詢問出口怎么走,衛生間哪里,想要去民國館怎走等等,這些有目標有固定答案的指引問題,這類問題都有怎么辦如何之類的疑問句是我們志愿者經常遇到的。
第二個作用是,更正或者是制止。例如租不到語音導覽的游客,歷史館入口孩子們嬉戲打鬧,供休息的座位上躺下一名游客,靜止用閃光燈等等。對于更正問題,如建議租不到語音導覽的游客去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可以獲得和語音導覽同樣的效果而免去無謂的排隊。提醒躺在座位上的游客該座位僅供游客坐著休息。至于嬉戲打鬧的孩子和使用閃光燈,那也只能不停的提醒或者制止了。
完成第一個作用時,通常會受到游客的感謝,因為顯然志愿者的回答會解決他們的問題,或者打消他們的顧慮。
而完成第二個作用時,經常志愿者會受到一些阻力。例如建議游客掃二維碼時,有些游客會覺得這太消耗流量,或者聲音太吵聽不清楚;殊不知很多租借語言導覽的也會跟我們抱怨聲音太吵聽不清。而有些躺著的游客就更覺得你是在影響他休息或者是在干涉他的選擇。我想這是因為,志愿者在打破他們的常規思路,或者是虐根性思維里面的別人要求你改變的一定沒有自己現在的好。
但是,很慶幸的是,在提醒或制止游客使用閃光燈的行為中,幾乎所有游客都會全力配合并且表示抱歉。
我在想,未來一定會有那么一天。當游客被告知可以使用微信代替的時候,他們可以從不相信到詢問如何使用;當有游客想要躺下來休息的時候,他會在行動之前去詢問是否有哪里可以躺著休息;當孩子嬉戲打鬧的時候,他們在被提醒時帶著不好意思。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想我們的作用會不僅僅是指引,而是爭取有那么一天把所有的制止和提醒都變成指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