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月前,你問我:2016年做了哪些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會說:“不好意思,實在沒什么好說的。不如咱們換個話題吧!”
但今天,你再問這個問題,我會告訴你,我做了一件讓自己驕傲一整年的事情——那就是,參加了一期“職場MVP訓練營”。
這21天,我的收獲有很多;如果要挑三個變化最大的地方,我覺得是:夢想落地、擴大眼界,以及正確地修煉自己的能力。
一、夢想落地,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架起梯子
有人說,一個人成熟的過程,就是逐漸從理想主義者、變成現實主義者的過程?!皦粝搿甭蔀橐环N不切實際的奢侈品,馬云那句“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被網友們刷屏,調侃的就是這樣的無奈。
在職場MVP課程里面,古典老師的“幻夢理練習”,讓我分清了夢想和理想的區別,也讓我開始試著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架起一把梯子。
雖然僅僅通過一個練習,很難真正的把夢想實現;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二、擴大眼界,看清自己,更要看清趨勢
過去,我找工作重來沒什么方向感可言。投簡歷就像漁夫撒網,看到工資不錯、離家不遠,就樂顛顛地去了。至于這個公司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它有什么核心競爭力、發展前景怎么樣……這些好像都跟我沒什么關系。
前兩年,房地產很火,互聯網公司很火,而我正好在一家為房地產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工作??粗べY表上的數字越來越高,自以為即將走上人生巔峰;誰知到了年底,公司突然倒閉,巔峰被顛覆,我才深刻地體會到:沒有核心競爭力,即使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即使月薪高于普通的互聯網公司,也不代表它很穩定。
三、拋棄迷茫,找到修煉能力的正確方式
朋友圈各種社群、微課層出不窮。這段時間,我陷入了一種焦慮:想學的越來越多,不料越學越焦慮。
古典老師說:那是把資源和時間無限擴大了。
因為一項能力的習得,是需要通過長時間的刻意練習。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太多,沒個十年八年,根本學不完;但不用等到十年,整個行業又會發生變化,學過的東西早已“過時了”。
怎么破?
小步快跑,專注把能力提升到可遷移的程度。
在課程中,古典老師講了很多能力修煉的方法,我根據自身情況,總結了三項特別有用的:
1.刻意練習:一年專注于修煉一兩個能力,修煉到“無知有能”的程度;
2.人事網書:跟人學,先做事,不懂多百度,最后再看書;
3.721法則:不做作業,聽再多課程也是那個慫樣。
我曾經參加過一次職場MVP訓練營,這次是抱著復習的想法來報名的。沒想到,本期訓練營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還給我帶來了不小的驚喜,尤其是在得知我們班級教練是祝小燕老師的時候——對,上次參加訓練營,我就被分到了燕姐的班上。
職場MVP訓練營和別的訓練營不同之處在于,前者能給你帶來更多“可能”。只要你的參與度足夠高,它總能給你一些“意外驚喜”。
我收到的兩份“驚喜”,分別是:作業評優,和與優秀團隊合作的機會。
關于“作業評優”的想法:
這次訓練營,我在燕姐的幫助下,對課程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我的作業三次都被評優。朋友說,你的PPT做的好漂亮!
其實,PPT只是一種呈現方式,可以把我的思考更形象地表現出來(例如我計劃2017年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畫一條線、標注一下時間就OK了)。
這次作業,我的精力主要是花在了內容上。如何一步步讓夢想落地?如何進行自己的“資源精算”?如何處理“核心矛盾”?這些都需要做深度思考。一旦這些問題弄明白了,作業用PPT還是用word來寫,都不重要了。
我做的2016年度計劃,完成度很低;于是,在總結了原因的基礎上,我把2017年的目標壓縮、再壓縮。就像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里面提到的“結果思維”,要弄清楚每件事的意義在哪里。
和優秀團隊合作的收獲:
在職場MVP訓練營畢業典禮的籌備上,我擔任了一部分PPT的工作。不過,比起PPT,真正出彩的,應該是內容。
畢業典禮的PPT,第一版我只做了7頁,因為沒什么內容可寫。后來大隊長們邀請到了一些小伙伴來做才藝展示、又統計出來了每組作業的提交率、還把大滿貫的名單總結出來……整個內容一下子豐富了很多。
畢業典禮上,敏嫻的主持、志春的課程回顧、星辰的語音朗讀,以及芷言、榕華、魏宏的協調和支持,還有組里優秀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更少不了我們燕姐的功勞——這些都是任何一個個人,無法企及的成果。
就像志春說的:沒有優秀的個人,只有優秀的團隊。
當你成為優秀團隊的一份子,你會發現,你所貢獻的力量,會被團隊不斷地放大,最后的成果會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