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頭:本文是Gavin1233發表在產品壹佰的文章
(http://www.chanpin100.com/article/104396)轉載文章僅供大家習,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別人的經驗只能是別人的,頂多只能算是參考,看完一遍,有可能第二天就忘了,通過在實戰中得來的,才是刻入骨子里的經驗和能力。
還記得以前,在剛入行的時候,抱著求知求真的心,一直泡在各大論壇、各大網站看一些前輩們寫的產品經理能力模型、產品經理工作內容之類的文章,想著通過不斷地吸取前人的經驗,能夠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現在回過頭來看以前的自己,不免覺得有些好笑?,F在才發現,原來別人的經驗只能是別人的,頂多只是算是參考,看完一遍,有可能第二天或第三天就忘了,而自己通過在實戰中得來的,才是刻入骨子里的經驗和能力。
以前,總想著能夠多看幾篇文章,能夠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這個職位所需的能力了解得更全面一點,好讓自己在工作中不會出糗。
如果一個平臺連續好幾天沒有前輩發表新文章,總會有些“怎么還沒有新文章啊”的失落感。每篇文章都只是匆匆瀏覽一遍,自己卻沒有認真去總結“這篇文章背后的作者到底經歷了什么,他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感悟,他所總結出來的能力模型和工作內容是否就一定符合這個職位”。在漫漫的成長過程中,雖然看過很多這樣的文章,道理也都懂,但卻還是做得不夠好。正如電影《后會無期》里說的那樣“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只有經過實踐得來的,才是自己的。
都說“產品經理是一個打雜的,在營銷人員面前是個技術人員,在技術人員面前,是個營銷人員,貌似什么都懂一點、都能說上一通,但其實什么也不懂,只知道瞎逼逼?!焙瓦\營拍桌子、和開發撕逼、和測試互掐、和UI爭論等,都是產品經理工作中的常態,只是這種工作描述,稍微夸張了點。
下面附上幾張很具有代表性的圖:
我認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一個核心能力,就是“把控需求”。需求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產品開發周期、產品開發成本,甚至決定產品最終是否能成功。下面,是從我自身的工作經驗中,總結出的產品經理的工作范圍以及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在我有限的產品工作經驗中,產品經理的工作涉及至少涉及以下幾點:
評估產品機會
競品分析
需求分析
產品設計
需求評審
跟進產品開發
產品測試
產品上線后的數據分析
產品運營支持
一、評估產品機會
就是進行市場分析,通過分析和需求有關的各個維度,輸出市場需求文檔,但不少公司都直接把這一步給忽略了。在這里,可以用一些通用的維度去進行概括,主要包括:這個領域的市場規模、未來這個領域的趨勢、核心用戶群體分析、行業前三的企業的發展情況分析等,如果目前的這個領域還沒有成熟的公司,那么就得重點評估這個機會到底是一個機會還是一個挑戰(坑)。
二、競品分析
首先是要確定一個競品分析的目的,例如:到底是分析不同APP的UI界面?還是要分析兩者的功能點的不同?或是分析兩者的商業模式的不同?或是分析兩者的核心用戶群體等,而不是在每次競品分析的時候,都一律采用同一種分析方法、分析同一種維度;
其次是要確定要分析的競品;
再次是根據目的來確定競品分析的維度。例如:如果是要進行核心用戶群體分析,那么分析的維度可能要從以下幾點去進行考慮:用戶的年齡、收入、購買動機、地域、生活習慣、購物習慣等;
最后就是輸出一份完整的競品分析文檔;
三、需求分析
一個產品,必定會有很多個不同的功能點,以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但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需求越多,產品開發所需的時間就越長,bug也有可能會更多。所以,必需得要在一開始就進行需求分析。
首先,應該要盡可能多地搜集需求,需求的來源可以是老板、用戶、銷售、運營、競品等,采用窮舉法把所有的需求都記到本子上;
其次,根據KANO模型定義的三個需求層次: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興奮型需求,把所有的需求點一一對應地歸類到這三個需求層次上;
最后,根據兩大黃金原則“這個需求解決了用戶什么問題?這個需求為公司帶來了什么價值”,得出在現階段需要開發的功能點,可以把不那么緊急的需求,放到下一個版本中。
四、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包括:輸出流程圖、產品原型和需求文檔等,這里就不進行詳細的論述。
五、需求評審
需求評審:主要就是評審產品需求文檔和產品原型;
前期準備:產品需求文檔和產品原型下發到各負責人手中、已和開發人員進行過初步的溝通;
參與人員:開發、測試、UI、產品、運營甚至是公司高管等各個角色的負責人;
評審目標:確定需求、明確需求的優先級、初步評估產品的開發可實現性;
正式評審:按照產品原型以及需求文檔,每個功能點都大致地過一遍;
結束:根據評審結果,調整產品原型和需求文檔;
六、跟進產品開發
這里無需每天都去找開發人員問一遍,只需要根據項目進度表上的進度,提前兩三天進行確認一下就行,自己能做到心中有數,也給予開發人員一定的自由,不至于給到開發人員太大的壓力。如果關于某項功能的開發距離目標的差距還比較多,則要想辦法處理,和項目經理溝通、或是找其他開發人員來協助一下,都是一些常用的辦法??傊?,最后要保證產品能在預訂的時間內能正常發布、上線。
七、產品測試
一般來說,產品人員只需要在這個階段進行功能性測試,不斷地使用未完善的產品,而把更為深入的測試交由專業的測試人員來進行。但是產品人員需要在這個階段跟進bug,以免bug太多需要PM重新確定優先級時,應接不暇。
八、產品上線后的數據分析
只有數據,才能直觀地證明一個新產品或一項新功能的效果。產品上線后,產品經理需要從不同的維度來進行數據分析,每個公司對數據的要求不一樣,所需要統計的維度也不一樣,但常規來說,一般都會涉及到這幾個點:DAU、MAU、日新增用戶量、7天留存、30天留存、單個用戶交易量、平均交易量等。至于擴展,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自行去歸納,這里就不展開了。
九、產品運營支持
主要涉及到產品培訓、產品展示、參與制定運營推廣方案等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
本文旨在通過記錄我在工作過程中的所思所想,總結出的一個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和核心能力,也算是為自己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希望自己能夠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通過目前的總結和今后的積累,得到更快的成長。
謹以此,共勉。
文章結尾:再次申明所有轉載文章僅供學習,感謝Gavin1233老師的分享,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點關注??吧!比心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