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市場街最后一站》,這本繪本把詩意、細 膩和溫暖表達得天衣無縫。合上繪本,你好像戴上一副加了柔光和善意的眼鏡, 看到日常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也有了別樣的體驗。
這本書為什么這么神?大家一定都看這兩個金光閃閃的大獎牌,這本繪本是歷史上首部榮獲“紐伯瑞金獎”、“凱迪克銀獎”雙料大獎繪本。此外,這本書還獲得了《紐約時報》最佳童書、金恩夫人獎、紐約公共圖書館100本必讀書等30多項殊榮。
首先,書名《市場街最后一站》便透露了極不尋常的訊息,那里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別的東西在等著?為什么要走這么一趟?然后我們便隨著小杰和奶奶的步伐,開始了這趟公交車之旅,同時也透過小杰的眼睛,觀察這個城市的風景和生活在這里的人。
不同膚色的人群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一天,小杰推開教堂的大門,蹦蹦跳跳的出來,和奶奶一走在大街上。他們要去做什么呢,先不說最后給大家揭開謎底。
果然不一會,天空下起了雨。
小杰突然問奶奶:下雨我們?yōu)槭裁催€要等巴士?奶奶很智慧,并沒有正面回答,奶奶說,下雨雖然給我們帶來很多不方便,但是大樹也需要喝水呀,你看看樹干想不想一個大吸管。
小杰和奶奶繼續(xù)等車,這時候小杰的同學坐著自己家的車路過,開心的跟小杰打招呼。小杰問奶奶,奶奶我們家為什么沒有車啊?
奶奶說,我們?yōu)槭裁匆惠v車呢,你看看我們已經(jīng)有了一輛會噴火的巴士了,司機老爺爺還總是為你變魔術呢。“噗呲”~~一輛公交巴士進站了。
哇,小杰和奶奶上了這輛寬敞的大巴士
小杰就問奶奶:“這位叔叔,為什么看不見呀?”奶奶說:寶貝你知道什么是看見嗎?有的人是用耳朵來看世界的。旁邊的叔叔笑著說:是呀,使勁聞一聞說道“夫人您今天的香水味道很高雅,還可以用鼻子看世界。”
這時候,車上上來了兩個大男孩,小杰看到他們邊聽歌變聊天,于是小杰去跟奶奶說:奶奶我也想要一個隨身聽。(互動:平時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要東西,如果爸爸媽媽不想給買會怎么對你們說?)
聽聽奶奶怎么說,奶奶說,你看看你對面就坐著一位演奏家,為什么不問問他能否為咱們演奏一曲?
話音未落,“演奏家”就彈起了心愛的吉他為大家唱歌。當吉他手演唱時,小杰閉上了眼睛聆聽,他果然飛越了時空,完全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
“市場街最后一站到嘍!”
對,應該說謝謝,看看小杰做了什么,給演奏家一枚硬幣表示感謝。這時候,小杰和奶奶下車與司機老爺爺揮手再見。
小杰和奶奶走在一個小巷里,這里的環(huán)境不是很美麗,小杰跟大家一樣的感覺,于是小杰問奶奶,這里為什么總是這么臟呀?
(我們無論在我們的城市,還是出去旅游,一定都會遇到這樣場景。那么聽聽奶奶是怎樣回答的。)奶奶說,小杰,有的時候當你深處塵土之中,反而更能體會什么是美好。果然,當他抬頭,看見一道彩虹橫跨在愛心廚房的上方。而當他透過窗戶看見那幾張熟悉的面孔,他很開心自己和奶奶又來到這里。
互動:小朋友們,你們看奶奶說話時候,天空出現(xiàn)了什么?
旁白:這就是生活不完美中的小驚喜,當你總是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生活就會給你無限的驚喜。你們在生活中遇到過什么樣的驚喜?
最后我們看看,奶奶和小杰走了這么遠,來到了什么地方?
互動:小朋友們猜一猜他們在做什么?
旁白:這里其實是一個“愛心廚房”,就是施舍窮人食物的地方,他們是來做義工的。
這個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是我們真的是受益匪淺。
別錯過的還有本書的最后一頁,小杰和奶奶在等公交車,他們應該是要回家了吧!愛發(fā)問的小杰安靜的看書,奶奶繼續(xù)手上的編織。雖然作者在這里沒有任何文字交代,但我們知道,奶奶編織好的衣物可能將會送給誰,而經(jīng)過這趟搭乘公交車體驗,小杰也有了不一樣的改變。
作者馬特?德拉培尼亞用充滿詩意和節(jié)奏感的文字,娓娓敘說這一趟公交車旅程,但一路讀下來,讀者卻有許多意在言外的體悟,例如透過這對祖孫的對話,我們了解他們并不富有,但物質(zhì)的缺乏絲毫不影響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周遭的美,甚至還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下面是這本書教給我們的教育觀。
1、幫孩子面對欲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當小杰被雨淋濕的時候,他抱怨,雨那么大,為什么我們還要等巴士啊。奶奶告訴他,樹也會口渴的,你沒看到那棵大樹正在用吸管喝水嗎?
奶奶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小杰,不要抱怨,換個角度看,你的“煩惱”對其他 事物卻充滿意義。
小杰看到同學坐上汽車走了,他問奶奶,為什么我們家沒有車,奶奶回答“:寶貝,我們?yōu)槭裁葱枰嚹?我們已經(jīng)有一輛會噴火的巴士了!還有丹尼斯老先生, 他總是為你表演好玩的魔術。”
生活中,孩子羨慕別人擁有更好的物質(zhì),我們是怎么處理的?能不能做到奶奶這么智慧?我們的處理方式是不是斥責、限制或說教?當我們斥責這份欲望時, 就暴露了我們內(nèi)心的恐懼 :害怕自己不能給孩子提供他想要的一切。
奶奶的智慧在于,她不覺得物質(zhì)是唯一重要的東西。躲雨的時候,你有機會 感受雨水的氣息;坐巴士的時候,你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更廣闊的世界,她 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小杰——孩子,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那些你忽視的, 都是你已經(jīng)擁有的美好。所有的平凡,本身就是幸運。
2、在沒有歧視和偏見的時候,孩子更容易得到幸福。
小杰在車上,遇到一位盲人先生牽著他的斑點狗上了車,小杰問:“奶奶,為什么那個人看不見呢?”奶奶回答,“寶貝,你知道什么是看見嗎 ? 有些人是用耳 朵來看世界的。”
我們用什么方式向孩子解釋世界,孩子就會建立怎樣的世界觀。每個孩子提出的問題,我們回答的小小不同,背后都是一整套的教育觀。
奶奶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小杰 :他們只是與我們不同。 為什么我們要讓孩子沒有歧視,去掉偏見? 因為我們的孩子也不是完美的,我們的孩子,也注定將是某些人眼中“不同” 的一個。 只有當父母摘下有色眼鏡,幫助孩子坦然接受世間之物的參差百態(tài)時,孩子才會接納世界,并包容自己的短板和不足,獲得接納自己的力量。
3、那雙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的眼睛,是抵擋人生嚴寒的力量。
當小杰和奶奶走下街區(qū),他看到破損的人行道、壞掉的門、窗戶上的涂鴉和 用木板封住的商店。他問奶奶,為什么這里這么臟。
奶奶說,小杰,有時候,當你身處塵土之中,反而更能體會什么是美好。順著奶奶手指的方向,小杰看到一道完美彩虹,橫跨在愛心廚房上方。
我們總說,生活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卻不知道,這種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的力量,豐盈而深刻。
這雙眼睛,當他長大成人,就是遭遇生命挫折時,跳脫生命沉重的引力,還能發(fā)現(xiàn)身邊飛舞的蝴蝶。“發(fā)現(xiàn)不完美中的美”的智慧,將陪他獨立挨過生命的寒冬。
4、消除孩子內(nèi)心匱乏感的,不是索取,而是付出。
當小杰和奶奶走到愛心廚房,跟每個熟悉的朋友打招呼,奶奶招呼孩子來幫忙, 我們才恍然大悟,穿越市場街的祖孫,是來愛心廚房給窮人幫助。
那一刻,你會對這對祖孫肅然起敬,付出和愛,于他們而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這就是他們的日常,貫穿他們生命最普通的東西。
人活到一定時候會明白,可以消除內(nèi)心匱乏干涸的,從來不是索取,而是付出。
最后是留給我們的思考。
《市場街最后一站》獲得如此多大獎,是有時代意義的。小杰面臨的環(huán)境,在貧富差異越來越大的今天,在普世相信“寒門難出貴子”的今天,在我們用越來 越多的玩具來代替愛的今天,我們是否問過自己—— 到底什么是我們可以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
財富會消失,地位會反復,而從最日常的生活中獲得幸福滋養(yǎng)的能力,卻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
“市場街”的作者:馬特·德拉培尼亞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少年小說與童書作家,紐伯瑞文學獎金獎得主,圣地亞哥州立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碩士,作品廣受好評。馬特走訪全國各地的學校,講授創(chuàng)意寫作課程。他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qū)。在圖畫安排方面,畫家克里斯蒂安?魯濱遜完全掌握了作家對書中主角奶奶的刻畫,使用溫暖、明亮的色調(diào)和拼貼來構成畫面,造型看似簡單,但有許多細節(jié)描繪,例如水漥的倒影、奶奶的裝扮、乘客的衣著和手持的物品,甚至還畫了一位全身刺青的青年,以及接近愛心廚房時,推輪椅和推車的街友。透過她的畫筆,我們彷佛也置身在這個小鎮(zhèn),見識了小鎮(zhèn)多元的生活型態(tài),聞到空氣中飄散的氣息。
后記:
《市場街最后一站》作者馬特·德拉培尼亞在采訪時說:“無論你住在哪里,世界都是荒涼的地方,到處都是悲傷。在《市場街最后一站》我只想說,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你可以選擇,你可以選擇看到丑陋的一面,或者你努力去發(fā)現(xiàn)美好的一面,即使到故事結束我也不覺得小杰被徹底的改變了,他的奶奶只是順勢往前推了下,讓小杰朝美好的一面前進一步。即使小杰將來長大了,也許有了美麗的妻子,也許有了可愛的孩子,但是他還會有同樣的掙扎,你怎么去看待這個世界,怎么努力看到這個世界好的一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掙扎著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