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每年的這個時候,我相信總會有很多愿意努力的大學生陷入一場糾結,是考研呢?還是就業呢?
這個時候,考研的同學基本都已經塵埃落定。
要么就是只等著心儀學校的一聲召喚。
要么就是已經了無希望,收拾好包裹準備來年再戰的!
而那些被高大上院校錄取的同學,更是激勵了一大波學弟學妹,他們蠢蠢欲動,想要加入考研這大軍,但也會因為學姐學長沖鋒失敗的前例,而猶豫不決·····
所以,謹以此文為所有猶豫的同學做一個參考!
據中國青年報的一組調查數據表明:“有48.9%的學生讀研只是為了拿到一個文憑,有45.2%的人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明確表示考研是為了做學問和搞研究的僅僅占了25%”。
其實我覺得這份數據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普遍不代表全部,不論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去考研,都應該是值得被尊重的,但是每個人的家庭情況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能力和現有水平都是不同的。
所以如此糾結考研的目的,倒不如想想考研的利弊,能為你帶來什么,又可能會讓你失去什么!
如果你是富二代,官二代,家境優良;
如果你是985、211這類重點院校的學生;
如果你學的是營銷,會計這樣實踐性極強的專業;
那本人覺得考研對你或許真的沒有太大意義,(當然如果你非得說想繼續體驗學院生活,提高自身修養除外!)
因為,如果你的家境足夠提供給你一個強大的庇護,你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選擇,而不用再來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畢竟這于你而言,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的本科學校本身就是牛逼哄哄的存在,你自己又是天之驕子,舍我其誰的類型,那也用不著考研,找工作去啊,實在不樂意給別人當小弟,那干脆就創業去!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顛覆世界的存在呢!
如果你的專業實踐性極強,那我也不覺得考研對你會有多大的幫助,對于HR來說,一個碩士學位絕不會比一個三年的工作經驗更吸引他,對于企業來說你們這種類型專業的學生,三年的經驗絕對比毫無工作經驗的職場小白研究生要有價值的多!
如果你家境一般,能力一般的學生;
如果你是地方院校,或者某聽都沒聽過的民辦大學的學生;
如果你是化學,物理等專業且還處在小地方的的學生;
那你還不考研,想什么呢?不考研你還有活路嗎?(當然,你就想留在小地方頤養天年的除外)
首先說你的家境一般,能力一般,如果想要出人頭地,勢必要拼人脈和情商,這點在小地方尤其明顯,可是你又明顯兩者都不沾邊,不考研還能怎么辦,起碼考研能再給你加個籌碼,就算你不考研,也得去考個公務員啥的吧!
至于普通院校的學生,你的學歷出了學校能不能被社會承認還是一回事呢,不再往上蹦一步,怎么讓別人看見你,或許你說你有能力,但你這塊璞玉也得先來到你的伯樂面前啊,可是就怕你連遞簡歷的機會都沒有啊!
因為畢竟能力這個優勢是很難在求職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特別是對于那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用人單位不可能一眼就看出你是不是可造之材,你是不是能力卓群,即使有,也是鳳毛麟角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那寥寥的的幸運實在可遇不可求!
再說說那專業頗高級,頗脫離社會日常的,就拿化學舉例,你想就業,除了特殊單位,也就是當個老師了,可是特殊單位和教師的缺口又能有多大?你們這專業的畢業生又有多少?
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往上讀,精益求精,越往上你們們的天地就越大,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諾貝爾獲得者呢!
最后說說這三者皆具的學生,你要是不考研,這不是找死哪,不考研你干什么,回到小農村做個小公務員,還是去支援邊疆建設啊,再或者嫁做人婦,娶了人妻,就等著把出人頭地的希望再延續給你的子女?
(考研無非就是經濟成本的投入,就業成本的放棄,心理成本的準備,以及時間成本的預留)而當這些都可以忽略不計時候,你還不考研?不考可以,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天才的腦子,王思聰的財氣!
對于我們大多數人而言而言,考研有以下幾個好處!
第一;如果你能考到一所心儀的院校,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感受大城市的繁華,去彌補你本科乃至前半生的遺憾,即使最后留不下來,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可萬一你留下來了呢。
第二;如果你是女生你起碼可以來到一個更高的平臺,找一個更好的,更有潛力的歸宿吧,說不定你的下一代就直接由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一躍而成為首都的花朵呢;
如果你是男的,起碼可以找一個更優異,更聰穎的女生為妻,這對于你們家的基因傳承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最重要的第三點原因,考研再次給予了你人生中一次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即使你畢業后依舊不能圓夢,那起碼可以找個高級點的謀生混飯吃工作啊,比如,去高校當個老師!
這是一份地方普通小院校的招聘計劃;
AB類博士均可接受
1.安家問題
(1)提供2年免收租金的過渡住房。
(2)學校在家屬院備有面積不少于120平方米的公租住房,如果承租,繳納相應租金。
(3)安家費,報到后先發放15萬元,其余分年平均發放。
2.工作待遇問題
(1)根據考核情況享受工作津貼。報到后預發20%,中期考核和末期考核合格后各享受40%。
(2)配備電腦,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實驗室或提供辦公室。
4.配偶或子女問題
(1)博士配偶,必須身體健康,未受過刑事處分,年齡不超過40周歲。
(2)博士配偶符合學校當年公開招聘條件的,可參加公開招聘;不符合公開招聘條件或參加公開招聘沒有被錄用的,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學歷并符合人事代理要求的,實行人事代理;其他情況的,在校內安排勞動合同工工作。
(3)學校在相應學區,幫助解決子女入學(小學、初中)問題。
看看,你只要考了研再稍微努力下,蹦跶成個博士不就可以安家立業,甚至是脫貧致富嗎?
更何況這是一個普通地方,普通院校,普通專業的普通老師的福利待遇,萬一你能去個牛逼的學校當老師,那可不止是脫貧致富了,說不定就是財源滾滾啊。
說的再直白點,考研即使對某些專業來講,學不到什么具體的東西,但是對于無權無勢的我們來講,這絕對是一個挑揀人脈的最好時機。
先天你就不占優勢,后天還不努力嗎?
高素質的同學,牛逼的導師!再幸運點,萬一你的導師是那種特別牛的大咖,如某學院院長,或者知名度高的學術明星,政府官員、你近距離接觸幾年,混個臉熟也好啊,這時候考研簡直就是你行走江湖的敲門磚啊,
最最值得一提的是,從2008年開始我國大部分院校已經將研究生從公費和自費的收費模式,變成了獎學金和助學金結合發放的方式用來資助優秀研究生,每年補助最少不會低于8000吧。
這樣一來,你的考研機會成本又降低了了不少哦!(機會成本:奧地利學者弗·馮·維塞爾創造出來的,意思就是“為了做成一件事情而不得不放棄另一件事情,就是指把一定資源投入一種用途后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
說到這,肯定就又有同學問了,那我考哪個專業啊,哪個專業好啊,我用不用跨考啊,對此,我只能說,別問了,先考了再說,哪個都有用,關鍵是你有沒有用。
畢竟這些專業,
漢語言文字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攝影測量與遙感、電力電子、行政管理、社會保障、民商法、訴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英語語言文學、音樂學、美術學、統計學、應用統計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人文地理學(城鄉規劃方向)、應用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基礎心理學、戲劇與影視學、教育技術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結構工程、工程力學、物流管理、金融學、軟件工程·······
人才奇缺啊!人才奇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