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最近怎樣哈!
那個曾經無話不聊的討論組出現在消息列表的頂部,討論組似乎沉寂了很久很久,很多時候,我也試著去點開討論組,任憑我不停地往上滑著消息列表,還是未曾找到,可能在最下面了。
畢業不到一年時間,我們連討論組的問候都是那么的吝嗇了。不,我們不是吝嗇了,只是我們按下發送鍵時,變得猶豫不決了。
寢室長都發話了,室友們也各自說了說自己最近的情況,“也就那樣,還能怎樣”,大家可能都是很忙吧!
聊了一會兒,討論組也靜下來了,我往下滑聊天記錄,回憶著大學生活。怎么沒見他發言呢?可能他沒看見消息。
第一次和他在宿舍見面時,他正坐在桌子邊玩著電腦,進來時似乎沒發現我,十人宿舍的原因吧!我也沒急著和他打招呼,與其他的室友問了好。收拾差不多了,我走到他的旁邊,自我介紹了下。他一口流利的家鄉普通話只說了他的名字,坐在他身邊看他玩了一會兒游戲。期間,我問一句,他就答一句,不過那家鄉普通話挺有個性,他自己也完全不建議。
隨著彼此交流熟悉,大家相互之間還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開始大學四年的生活。
他對于上課比我們都要積極,畢竟大學四年所逃的課五個指頭數的清。每次早上或中午快要上課時,我們還在睡覺中,他就開始叫醒我們。我們都是前一天晚上商量好的,那些人去上課,那些人不去,而他也是有選擇性地叫醒我們。
叫醒我們之后,一個人背著書包走向教室。課堂上的他,即不說話,也不聽課,玩著手機,看著小說。除了宿舍的室友,對于班上的同學幾乎是沒什么接觸,除非別人問他幾句,他就回答幾句。
下課,也比我們積極,畢竟下課人多。背著書包,走向食堂,一個人吃著飯,從不打包把飯帶進宿舍。
期末考試,當我們努力做著小抄時,他還是淡定的玩著游戲,不是因為他認為自己能過,只是不在意這場考試,更何況小抄呢?最終,他成為我們班出上課勤率很高,卻掛科最多的人,似乎也不是很在意,還好最后一學期有補考機會。
大學四年,他很少去參加活動,甚至拒絕。除了上課,吃飯,就是宿舍。上課去教室的路上,下課去食堂的路上,我們看到他的永遠都是他背影,一個褐黃色的書包,帥氣的小光頭發型,低著頭,快速地行走著,甚至不注意身邊擦肩而過的人。除了聚餐,就沒和他在學校食堂坐在一起吃過飯,其他的室友應該也是一樣。
畢業聚餐時,我們開玩笑問了他,班上的同學的名字都知道吧!他沉默了一會兒,用一口流利的家鄉普通話回答道:應該挺多不知道的,畢竟我也沒和班上太多人說過話。
這就是他。大學四年,一直都是獨自一個人在校園里行走著,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他的背影,他似乎很忙。可能大學里不只一個像他這樣的背影,他們忙不同的事情,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
想他這樣的人,稱作為“孤獨行者”
其實我們都是孤獨行者,只是我們善于偽裝自己罷了
大學生活&故事&城市故事聯合征文活動鏈接:http://www.lxweimin.com/c/a4e1aeefbc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