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吧,現在誰還在發沒處理過的照片啊?
今天不扯什么不修圖要關于保持照片“純潔性”的問題,只告訴你如何讓你的照片怎么變好看。
這張照片拍攝于香港大埔區的大美督。
下面這張是原圖。
恩,看到這個圖的變化,我哥的評價是:你把一個爛塘子修出了洱海的感覺……此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因為至少這個地方真的還是很漂亮有木有,只是手機效果也就只能這樣了。
好吧,我承認這張照片只是我繞行大美督之后隨意拍了一張,然后感覺它有點潛力,就試著用snapseed修了修。
這個就是snapseed,google旗下的圖片處理軟件,已經在圖片處理app領域榮獲諸多殊榮,也是我目前使用過的免費軟件中最好用的,沒有之一。
這是snapseed的功能界面,各種效果繁多,今天選取其中四個來講,其中局部是一個相當贊的功能。
snapseed可以記錄每一次調整的記錄,讓你隨時修改調整,這張圖一共使用了4個步驟,下面來按照我處理的順序,從調整圖片到局部處理一一講解。
第一步是調整圖片,可以針對圖片的基礎顏色亮度參數進行調整,也是修圖最常用的功能,這張手機拍攝出來感覺比較暗淡,所以我調高了亮度,加大了對比度,增加了飽和度。這幾步各類軟件都有,就不細講了。
最終效果如上
調整過了基礎的色彩之后,為了讓畫面色彩更加平衡,可以選擇增加氛圍,氛圍的目的有點像HDR,增加數值可以讓亮的地方變暗,暗的地方提亮,有助于修復因為過曝造成的細節丟失。減少數值正好相反,可以讓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相當于提高對比度,多用于色彩差異太小的畫面。
除了運用氛圍對整體色彩進行處理,還可以選擇高光和陰影對部分色彩進行調整。高光可以控制畫面中比較亮的部分,數值越高,越亮,數值越低,則越暗,多用于局部修復白色過亮的情況。也可以通過單獨調高亮部來提高畫面對比度。這個畫面色彩整體在前幾步調整中還是比較暗淡,所以我拉高了高光的數據。
陰影與高光正好相反,用來控制畫面比較暗的地方,數值越高,越亮,反之越暗。同樣拉高一些。
經過前面的調整,整體對比提升了不少,但是因為陰天的原因,顏色看起來還是死氣沉沉的,這時候可以通過暖色調來調整。
暖色調是我最喜歡用的功能之一,相當于相機中的白平衡,用來控制照片的色調,數值越高,畫面越溫暖,數值越低,畫面色調越冷。這張照片因為是雨后,我為了讓畫面更清涼,所以調低了色調數值,讓水和天更藍。
處理完基礎畫面之后,我發現我居然手抖拍偏了……所以用旋轉處理一下。這個功能本來沒啥好說的,但是snapseed的這個功能真是太貼心了,只要你有比較明顯的水平線,它會自動幫你旋轉到位,完全省去了修圖時對于微米級的差異的糾結。
調整了色調之后,畫面好看多了,但是我覺得還是過于平庸了,所以運用了HDR功能稍微優化了一下,我不是重口味HDR黨,所以一般濾鏡強度會直接降到10以下,只需要稍微提升一些對比就行。
系統中有四種HDR基礎模式,和我一樣口味比較淡的同學可以選擇人物模式,這個模式是HDR當中口味最輕的,其他喜歡重口的可以隨意選取其他的并且把數值網50以上拉
最后一步,就是局部調整了。這也是我最喜歡snapseed的一點,這個功能可以自由選取色彩調整的范圍,增加數個區域調整點,來細化你的圖片。比如上一張,標紅的范圍就是可調整的范圍,這個范圍可以通過手勢擴大縮小,選取其他點,則可以調整其他局部的色彩。整個過程十分有趣,你可以像作畫一樣很主觀對畫面進行調整。
通過上下滑動,這個功能可以選擇亮度、對比度和飽和度,左右滑動則是改變具體的數值,對于基礎的處理基本夠了。這樣調整可以讓你像專業攝影師一樣對于局部曝光進行調整,從而調整照片的視覺重點。
在這張照片中,船作為畫面的視覺中心在拍攝中因為要照顧天空的曝光顯得有點暗淡,色彩也平平,所以首先將這部分提亮,并增加對比度和飽和度。
提亮之后,前景中左右兩邊的綠草也就顯得有些暗淡,同樣道理,局部提亮,但是為了不搶主題的視覺效果,對比度和飽和度不變。
再來看遠景,左邊的山我們可看到一些水霧,但是因為比較遠而且和中間的山色彩相近,不易被察覺,所以通過提亮和增加對比度的方式來強調色彩分離和山腳的霧氣,通過增加飽和度,讓遠山更藍。而右邊的山,因為上面云彩之前被壓得比較暗,整個畫面顯得有點臟,所以同樣通過提亮的方式讓天空略微過曝,讓畫面色調對比更真實,并且將山與天空色調分離開。
最后是調整天空,考慮到天空本來已經接近過曝,所以對亮度和對比度沒有調整。但是目前天空色彩還是比較蒼白,所以通過加大飽和度的方式,讓天空能夠顯得更藍,與海面相互呼應。
調整前
調整后
恩,很少寫攻略,大家有啥意見建議可以給我留言,祝大家玩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