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秋
以前的我不愛做菜。
在家里,永遠輪不到我做菜。老媽在家的時候,她會做;不在的時候,老爸會做;都不在家的話,還有我哥。所以家里只有我一直不會做菜。
隨著年齡的增長,愈發覺得這不是一個好事情,尤其是跟著大部隊一起出去嗨皮,啥也不會做讓我覺得不好意思。
其實平時也會幫忙打下手,但因為笨拙,總覺得學不會,加上家里的做菜條件不好,讓我更加不喜歡做飯。
那么真正開始下決心要自己做菜,是在畢業以后。那幾天搬了新家,新家離菜場很近,買菜什么的非常方便。還有就是因為在市區,不自己做的話,每天的餐費還是挺高的。不過老媽一回來,就不行了,有媽的地方,我就是個小公舉啦!
剛開始做菜,就選擇一些比較簡單,自己也喜歡吃的去做。比如說西紅柿炒蛋,這道菜不容易崩,西紅柿本來就可以生吃,雞蛋隨便炒一炒都很香。當然,既然要學做菜,就得來個菜譜什么的,跟著學會快一些。供選擇的方式很多:可以使用APP,比如菜譜大全、下廚房等等;自媒體平臺,比如吃貨美食坊等等;微博,比如美食評論家等等。學做菜的話用APP比較方便,后面的主要是一些好玩的、新鮮的。在基本可以獨立做菜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些新式花樣做法。
做菜第一步,得先想好做什么。這決定著你買什么食材,之后該怎么做。
做菜第二步,準備好食材。買好了以后,就該洗洗刷刷,切切弄弄。準備好食材,這樣接下來你才能有條不紊地炒菜了。
做菜第三步,動手做菜。到這個時候,不管會不會,放心大膽地去做吧!
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一些不太美妙,比如忘了放鹽啦、手抖醬油放多了、一不小心糊了……這些都挺正常的,經歷得多了,也就好了。
但是慢慢地,也就記住了一些小技巧,比如絞雞蛋的時候加點水,可以讓雞蛋炒出來后更嫩;再比如炒菜的時候鹽可以在快起鍋時放,紅燒的話,就可以早點放;以及魚肉類在做之前要先腌制一會兒……
慢慢地,你也會發現做菜還是挺有意思的,在你把那些各色蔬菜切好排列的時候,在你炒菜按順序放食材調料的時候,在你做完后聞到香味的時候……一種像是完成重大項目一樣欣喜若狂,也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有人說,自己做的再難吃也要吃完。但是你做的并不總是難吃的,而是會越來越好吃。
長這么大,一直都是愛我的人給我做飯,我希望有一天能給愛我的人做一頓飯菜。因為一個肯為你做飯的人,是很愛你的!而愛也是需要回應的,不要讓愛你的人,最后不再愛你了!